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心梗后心脏功能改善 干细胞治疗燃希望?

作者:张致媛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2-24
导读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对于药物,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进展,可将新细胞引入受损组织以治疗疾病或者损伤。近年来,研究者陆续关注该领域的新成果。

关键字: 心肌梗死 | 干细胞治疗

inserted image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对于药物,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进展,可将新细胞引入受损组织以治疗疾病或者损伤。近年来,研究者陆续关注该领域的新成果。

  在临床前模型中,心肌球来源干细胞(CDC)可减小心肌梗死后瘢痕、增加存活心肌并增强心脏功能。2月1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入自体CDC是安全的,可继续开展Ⅱ期研究。该项名为自体CDC逆转心室功能障碍(CADUCEUS)的前瞻性、随机、Ⅰ期研究纳入25例心肌梗死后2~4周患者,随机予以CDC治疗(17例)或标准治疗(8例)。结果为,注入CDC 24小时内无并发症报告。6个月后,无患者死亡、出现心脏肿瘤或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因心力衰竭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死亡或入院)。CDC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24%)和1例(13%)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P=1.00)。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较,以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的CDC组的瘢痕质量减小(P=0.001)、存活心脏质量增加(P=0.01)、局部收缩力增强(P=0.02)、局部室壁收缩期增厚(P=0.015),但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CDC治疗促进心肌存活的作用符合治疗性再生,值得进一步评价临床预后。

  然而,关于骨髓来源干细胞(BMSC)治疗,2月15日发表于考科兰(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的一项报告分析了关于1765例患者的33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骨髓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治疗并不能较安慰剂显著改善死亡率[相对危险为0.70,95%可信区间(CI)0.40~1.21]和复合终点发病率(再梗死、再入院、再狭窄、靶血管血运重建)。但是研究者发现,在短期随访中,干细胞治疗可改善LVEF,且在12~61个月的长期随访中,LVEF改善仍可维持;采用特定检测方法时和在某些研究中,干细胞治疗在长期随访时可减小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及梗死灶大小;注入的单核细胞剂量与对LVEF的效果呈正相关,干细胞治疗时间与对LVEF的效果亦相关。

■ CADUCEUS研究评论

  中国香港大学谢(Hung-Fat Tse)和华(Chung-Wah Siu)

  近年来,研究者关注于心脏干细胞治疗用于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多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来源细胞或骨骼肌成肌细胞,但很少有关于心脏再生的临床证据。

  由CADUCEUS研究可见,获取CDC并行冠脉内注入治疗在近期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是可行的,但尚需要在纳入更多患者、随访期更长及真正应用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如研究者指出的,CDC治疗可能通过活化内源性修复和再生通路或直接将移植的CDC转化为有功能的心肌来发挥作用。

  CADUCEUS研究提示,该治疗方法是可行的,是心肌梗死后心脏再生的潜在治疗策略,但仍须评估不同心脏祖细胞及其他类型细胞的安全性和疗效。

■ 荟萃分析研究者说

  英国牛津大学克利福德(Clifford)

  单独的研究规模仍较小,尚不能明确证实BMSC治疗是否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对受累动脉成功进行血运重建后短期死亡率很低,寻找干细胞治疗益处的研究可能有必要同时考虑死亡、再梗死和心力衰竭作为复合终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应被考虑用于衡量该治疗的益处。

  将来的研究应当重视对患者相关因素及干细胞治疗作用机制的了解。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