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进展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秦明照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9-05
导读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心脏瓣膜和心脏血管内膜的感染,其特征病损为赘生物形成。在过去30年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降低。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心脏瓣膜和心脏血管内膜的感染,其特征病损为赘生物形成。在过去30年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降低。

  因其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多器官,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IE常较困难,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培养。近来,国内有病例报告,IE的患者长时间被漏诊或误诊,直至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心肌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甚至生命垂危等严重临床情况才被诊断,错过了治疗时机。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IE的警惕性,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目前,抗生素治疗仍是IE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须正确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遵循早期、足量、全程、杀菌剂、监测血清杀菌滴度、必要时联合用药的原则。外科手术治疗也是治疗IE的重要手段,在降低病死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有报道发热或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在未考虑到IE的情况下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引起感染扩散。对IE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介入或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

  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对2006年的心脏瓣膜病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Circulation 2008, 118: 887)。2008年,英国指南(NICE,Heart 2008, 94: 930)、2009年欧洲指南(ESC,Euro Heart J 2009;30:2369)对IE高危患者的定义、分类、诊断、治疗及预防都有新的建议。特别是对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更加严格。

  (本文在第八届中国血管医学大会报告)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