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5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浮肿2个月,发作腰痛1周”入院。初步诊断为左肾动脉栓塞、右肾代偿性增大可能。心脏超声证实患者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存在多个赘生物,因此,患者肾动脉栓子来源于心脏。
![]() |
![]() |
![]() |
![]() |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15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浮肿2个月,发作腰痛1周”入院。
3个月前
患者在街头摊点“打耳洞”,随后耳洞处出现红肿、疼痛,间断出现发热、乏力,后自行好转。
2个月前
无诱因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外院尿检示“蛋白3+”,予青霉素静点1周无改善,予中药汤剂治疗1周,浮肿加重,尿量减少至500~600 ml/d,并再次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0℃左右),伴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3~4次/日,偶有腹痛,血压100/70 mmHg,尿蛋白定量3.7 g/24h,血清白蛋白(ALB)8 g/L,血肌酐(Cr) 90 μmol/L。
1个月前
加用泼尼松 50 mg/d口服及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体温降至 37.0℃左右,腹泻好转,浮肿渐消退,尿量增至约1000 ml/d,未复查尿检。
半个月前
尿量减少,尿蛋白 5.7 g/24h,ALB 16.4 g/L。
1周前
出现腹部剧烈绞痛及持续左侧腰部胀痛,无放射痛,改变体位后无缓解,测体温38.3℃,血压150/87 mmHg,血常规示白细胞(WBC) 26.2×109/L,血红蛋白(Hb) 168 g/L,血小板(PLT) 210×109/L,大量腹水,血生化示淀粉酶正常,尿素氮(BUN) 8 mmo/L, Cr 106 μmol/L,高脂血症,行肾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示“左肾动脉栓塞”,予呋塞米、低分子量肝素及头孢甲肟治疗1周,腰痛好转,体温仍38℃左右,尿量波动于700~2000 ml,收入院。
在病程中,患者无肉眼血尿及夜尿增多,无皮疹、关节痛、黑便、脱发及188体育平台论坛 溃疡,无心慌、胸闷、心悸等不适。
5个月前左足外伤出血,未予消毒及抗感染治疗。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体温 38.1℃,脉搏79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 124/68 mmHg,颜面部及前胸多处散在痤疮,全身皮肤无皮疹、淤点、淤斑,未见奥斯勒结节,未触及浅表淋巴结,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9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移动性浊音(-),无压痛及反跳痛,左肾区轻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髋部、大腿外侧见大量紫纹。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尿沉渣红细胞3×107/L(均一型),尿蛋白16.41~22.92 g/24h(尿量800~1000 ml);补体C3 12 mg/L,α2巨球蛋白3.01 mg/L,N-乙酰-β-葡萄糖苷酶46.9 U/g·Cr,视黄醇结合蛋白26.77 mg/L,溶菌酶12.95 mg/L,尿糖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218.37(正常值<20)μg/L,肾损伤分子1为93.69(正常<0.4)μg/L,白细胞介素1为81908.9(正常<20)ng/L,钠滤过分数0.33%,肾衰指数0.46。
诊断分析
病例特点
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足量激素治疗2个月尿检无缓解,未行预防性抗凝,突发剧烈腹痛、腰痛,伴发热、血压升高、急性肾损伤(AKI)、D-二聚体升高和右肾明显肿大,首先考虑右肾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但患者表现为左侧腰痛且左肾体积如常,不支持该侧肾静脉栓塞诊断,结合院外CTA结果,初步诊断为左肾动脉栓塞、右肾代偿性增大可能。
完善检查
为明确左肾动脉栓子来源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栓塞,完善以下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右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考虑缺血性改变。
复查肾脏CTA:左肾主干动脉梗塞(图2A、2B),右肾多发局灶性动脉梗塞(图2 C)。
心脏超声:二尖瓣腱索及主动脉瓣见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上见长约7 mm条带状回声漂浮,二尖瓣后叶腱索见约6 mm×7 mm团状强回声附着。
明确诊断
心脏超声证实患者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存在多个赘生物,因此,患者肾动脉栓子来源于心脏。
患者起病前3个月有明确感染诱因(外伤、打耳洞感染和反复发热)、后因肾病综合征服足量激素治疗1月余、近3个月间断发热、CRP和ASO升高、有轻度贫血及血沉增快,结合心脏超声结果,临床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遗憾的是,患者入院后3次血培养均为阴性。
最终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左肾动脉(主干)栓塞;右肾多发性动脉栓塞;右侧脑室旁梗塞;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1期)。
治疗经过
诊断明确后,予抗感染、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① 减撤免疫抑制剂: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合并AKI,既往对激素治疗不敏感,且有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故将激素快速减撤至甲泼尼龙(MP)16 mg/d。② 抗感染:患者入院时体温和CRP偏高,首先考虑感染,留取血培养标本后即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 g,q 8h)治疗,患者体温和CRP降至正常,表明抗感染治疗有效(其间三次血培养均无菌生长),故维持该方案。③ 抗凝:患者多个脏器栓塞,且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未解除,遂加用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并实时监测凝血功能,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于2~3之间。④ 对症支持: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补充营养、他汀类药物降脂、质子泵抑制剂护胃、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虫草促肾小管修复等治疗。
随访
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体温正常,无腰痛,复查心脏超声示赘生物消失,加用甲泼尼龙 16 mg/d+他克莫司 3 mg/d治疗。
2个月后,尿检结果示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 0.77 g/24h,血ALB升至 36.5 g/L,血Cr降至 72.0 μmol/L,肾脏超声示 LK/RK 85×33×42/118×47×54 mm(图1C、1D),左肾各级动脉血流流速偏低,肾脏ECT示GFR(LK/RK)为 13.1/66.2 ml/min。
3个月后,患者尿蛋白转阴,血Cr稳定。
此后多次随访,监测他克莫司浓度稳定,尿蛋白阴性,血ALB、Cr均正常。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