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第15届中国心律学大会的“HRS2011论坛”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刘斌教授报告了“CRT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CRT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7月2日,在第15届中国心律学大会的“HRS2011论坛”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做了《CRT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报告。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一种类型,以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
临床表现以心源性猝死(SCD)为HOCM的最严重结果,是最常见的HOCM相关死亡方式,多见于年轻人,室颤是最主要原因,在年轻人中可表现为首发症状。此外,HOCM其他主要临床表现及预后包括非心源性死亡、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其中脑卒中是老年HOCM患者最常见死因。
目前,在HOCM治疗方面除心脏移植外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预防猝死发生为主。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和起搏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近年来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进展,通过改善室内、室间运动协调性提高心脏做功效率,从而改善心脏功能,能从CRT获益的患者都存在着心脏运动的不协调性。
CRT治疗HOCM的理论优势,包括更好的控制心室激动顺序及房室顺序起搏、降低右房-右室双腔起搏(RA-RV DDD)模式的不良效应等。
但因CRT治疗HOCM缺乏多中心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于长期疗效和预后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也无法完全排除起搏器植入对患者的安慰剂作用。HOCM导致冠状窦及其通向左室的分支官腔变的细而屈曲,增加了左室电极的置入难度,左室电极置入的成功率仍然低于终末期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衰患者。另外,CRT及CRT-D的费用相对昂贵,对于治疗HOCM患者的费用/效益比仍需进一步评价。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