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和美国联合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服用非阿司匹林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与心房纤颤和扑动风险增加相关。与未用药者相比,新用药者风险最高,相对危险度增加40%~70%[未用药者最低,应用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者最高]。论文于2011年7月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丹麦和美国联合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服用非阿司匹林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与心房纤颤和扑动风险增加相关。与未用药者相比,新用药者风险最高,相对危险度增加40%~70%[未用药者最低,应用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者最高]。论文于2011年7月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研究纳入1999-2008年间首次因心房纤颤或扑动住院或于门诊就诊的患者32602例及性别和年龄匹配对照325918名,评估当前[分为新用药者(首次处方时间在心房纤颤或扑动被诊断前60天内)及长期用药者两类]和既往应用NSAID药物情况。
结果为,2925例患者(9%)和21871名对照(7%)当前使用非选择性NSAID或COX-2抑制剂。与未用药者相比,当前应用非选择性NSAID和COX-2抑制剂者发生心房纤颤和扑动的发生率比分别为1.33和1.50;在校正年龄、性别和危险因素后,二者发生率比分别为1.17和1.27;对于新用药者,校正发生率比分别为1.46和1.71,而长期用药者校正发生率比分别为1.05和1.10。
■同期述评
NSAID致房颤风险尚未明确 高风险者应慎用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杰瑞·格威茨(Jerry Gurwitz)
在美国和欧盟,分别有超过200万和400万人受到发作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AF)的困扰,尤其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增加(在≤55岁人群中,发病率为0.1%,而在≥80岁人群中则升至9.0%)。
自2008年起,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院召集专家组开始就AF的预防展开讨论,其内容包括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肥胖和吸烟)及一些可诱发AF的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甲状腺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等)。本研究着眼于药物与AF的相关性,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对于本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应谨慎审视。病例对照研究易受未测定混杂因素影响,从而潜在影响其结论。在校正部分协变量后,非选择性NSAID和COX 2抑制剂与心房纤颤和扑动相关性降低,但缺少一些重要的临床指标数据如体质指数(BMI)等。肥胖与骨性关节炎显著相关,而后者是NSAID类药物最普遍的使用指征之一,且肥胖亦是AF的已知危险因素。
在既往一项基于英国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亦得出了NSAID药物增加AF风险的结论,但其关于长期用药和新用药者风险大小的结论与本研究相反,即长期用药者风险更高。
NSAID与AF间的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其可能的解释应为“炎症反应和NSAID的使用从两方面增加了AF风险”或该类药物诱发或加重了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等疾病,从而引起了AF。
综上所述,在目前情况下,临床医生应谨慎看待现有研究,对于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病史的老年患者(本身易受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慎用非选择性NSAID和COX 2抑制剂。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