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血压要准确务必量多次

作者:赵鑫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7-08
导读

         美国学者发现,若希望正确评估80%及以上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应多次测量血压并取测量结果平均值。基于单次门诊血压测量结果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很可能存在许多错误判断。论文发表于《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 2011, 154 (12):781]。

关键字:  血压 | 测量 

  美国学者发现,若希望正确评估80%及以上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应多次测量血压并取测量结果平均值。基于单次门诊血压测量结果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很可能存在许多错误判断。论文发表于《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 2011, 154 (12):781]。

  该研究纳入444例高血压患者18个月中分别使用研究血压测量(间隔6个月测量一次)、门诊血压测量和家庭血压测量测得的血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测得的收缩压(SBP)基线时的控制率(门诊和研究测量的标准为平均SBP<140 mmHg,家庭测量标准为SBP<135 mmHg)变异很大。30天内依据血压测量方法的不同,得到的患者血压控制率也有所不同。通过门诊测量、家庭测量和研究测量方法得到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8%、47%和68%,而只有33%的患者通过3种方法测量得到的控制结果一致。以上差异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大幅度降低,进行5~6次测量为最佳。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图高血压诊断的准确率与血压测量次数的关系

  ■ 专家点评

  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可提高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质量

  浙江医院心内科 唐新华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的主要手段。血压具有自发性变化大的特点,一次血压的测量只能捕捉到某一短暂时刻的血压,很难代表受试者真实的血压水平,且常受测量方法和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应特别注意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次数会直接影响高血压诊断。研究表明血压测量存在警觉反应:大约50%的人群首次血压测量数值高于第2次和第3次血压测量,数次血压测量值间差异>5 mmHg占人群的65%, >10 mmHg占人群的10%。此外,连续数天测量血压时,第1天的血压值最高,标准差也最大,以后数天的测量变异逐渐减小。因此,单靠一次血压测量作为诊断依据,容易导致诊断错误。统计研究发现,至少需连续测量3天,并排除第1天的血压读数,每次测量至少重复2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数次测量的平均值,才能保证可靠的评估血压水平。连续进行7~14天的测量,并增加每次血压重复测量次数,可以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自测血压(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评估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血压达标率,预测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优于诊所血压测量(CBPM)。有研究报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及高血压进行控制后血压达标人群中24H ABPM显示平均收缩压>130mmHg分别占38%和12%,平均舒张压>80mmHg分别占42%和8%,存在隐匿性现象。而在血压达标率的观察研究中显示,以24H ABPM 指导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HBPM,以HBPM指导血压控制达标率又优于CBPM。因此鼓励患者HBPM不仅可增加血压监测次数,观察到真实的血压水平,还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定期ABPM可避免大量高血压患者的漏诊和误诊,防止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