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根据化验单上的箭头决定是否服药;误区二: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低HDL-C血症;误区三:血脂正常后停药;误区四: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服药。
误区一:根据化验单上的箭头决定是否服药
很多社区医生根据胆固醇和LDL-C检测结果单上是否有箭头决定是否用药,若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则不服药,仅在高于正常值后才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根据危险分层来决定用药,例如冠心病合并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的患者属于极高危患者,即使患者化验单上显示血脂值是正常的,但患者总胆固醇(TC)≥4.14 mmol/L(160 mg/dl)或LDL-C≥2.07 mmol/L(80 mg/dl)即要开始治疗。
误区二: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甘油三酯(TG)血症或低HDL-C血症
他汀类药物主要以降低胆固醇和LDL-C为主,对升高HDL-C和降低TG的作用有限,升高HDL-C的作用仅为5%~15%,降低TG的作用为7%~30%,故对于这2种类型的血脂异常还是主张以贝特类或烟酸类为主,不推荐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误区三:血脂正常后停药
胆固醇和LDL-C增高的原因,除外源性的代谢途径(饮食摄入等)外,还与内源性代谢途径(肝脏代谢等)有关,所以对于胆固醇和LDL-C增高的患者仅饮食控制是不够的,一旦停药,由于内源性代谢途径的问题可能会再次出现血脂的增高。
同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他汀类药物在降脂的同时,还有很多降脂药物以外的作用(诸如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抗凝和稳定斑块等作用),因而他汀类药物应该终身服药。有很多研究亦证实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间越长,受益也越大。
误区四: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服药
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通常较轻且短暂,包括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有0.5%~2.0%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由他汀类药物引起并进展成肝功能衰竭的情况罕见。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常可使升高的转氨酶水平回落;当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常不一定再次升高。也就是说,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发生率很低,而且是可逆的,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另一不良反应是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不伴肌酸激酶(CK)升高。肌炎有肌肉症状,并伴CK升高。横纹肌溶解是指有肌肉症状,伴CK显著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和肌酐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不同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适发生率不同,一般在5%左右,多表现为肌痛或CK轻度升高,CK明显升高的发生率很低,横纹肌溶解罕见。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对于患者使用时要衡权利弊,若利明显大于弊,则必须使用他汀类药物。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