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老年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有益

作者:范伟伟译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6-29
导读

         来自我国上海的一项随机、开放式、盲法终点评价的单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对大于70岁的中国高血压患者采用长期强化抗高血压治疗,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控制在约136/76 mmHg水平,能够显著降低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致死性心衰的死亡率,同时不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此外,随诊间SBP变异与心血管事件高危险相关。

关键字:  高血压 | 老年 | ESH 

  来自我国上海的一项随机、开放式、盲法终点评价的单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对大于70岁的中国高血压患者采用长期强化抗高血压治疗,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控制在约136/76 mmHg水平,能够显著降低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致死性心衰的死亡率,同时不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此外,随诊间SBP变异与心血管事件高危险相关。

  研究在第21届欧洲高血压和心血管预防会议(ESH 2011)上报告(口头报告会议6C:临床试验。摘要号:6C.07)。

  研究评价了强化抗高血压治疗(目标血压≤140/90 mmHg)较常规治疗(目标血压≤150/90 mmHg)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年龄大于70岁中国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转归,以及随诊间血压变异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事件。研究共纳入7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岁),随机接受强化降压治疗或常规治疗。两组患者随机开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单药治疗。为了达到目标血压,两组患者可增加1~3种抗高血压药物。在治疗后的第4周、3个月、6个月,以及之后每6个月对患者的诊室血压进行随访测量。主要复合终点包括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死亡。

  结果显示,基线水平两组受试者的特征相似。在平均随访的4年期间,SBP/ DBP[± 标准差(SD)]在强化血压控制组降至(135.7±9.0)/(76.2±6.1)mmHg,在常规治疗组降至(149.7±11.0)/(82.1±7.5)mmHg。组间SBP/ DBP的差异分别为14 /6 mm Hg。随诊间SBP/ DBP变异(表现为SD)在强化血压控制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强化抗高血压治疗较常规治疗分别使总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率降低41.7%(P=0.001)和50.2%(P=0.002)。

  此外,强化抗高血压治疗能够使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降低40.2%(在P=0.005),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降低41.9%(P=0.039),致死性心衰降低62.7%(P=0.032)。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无差异(P =0.992)。 Cox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收缩压(P=0.020,95%CI 1.006-1.069)和SBP的SD(P=0.033,95%CI 1.006-1.151%)是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原文标题:

  INTENSIFIED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OLDER THAN 70 OF CHIN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