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研究发现,临床可通过冠状动脉钙化(CA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冠状动脉硬化和系统炎症介导的冠脉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其中,CAC对冠脉风险的预测和鉴别作用较为突出,而hsCRP特别在CAC评分较低的患者中发挥预测作用。研究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1, 57(13): 1455]。
德国学者研究发现,临床可通过冠状动脉钙化(CA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冠状动脉硬化和系统炎症介导的冠脉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其中,CAC对冠脉风险的预测和鉴别作用较为突出,而hsCRP特别在CAC评分较低的患者中发挥预测作用。研究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 2011, 57(13): 1455]。
该研究纳入3966例无已知冠脉疾病或急性炎症的受试者,随访5年结果显示,CAC和hsCRP对冠脉事件的再分层净改善(NRI)分别为23.8%和10.5%。在弗雷明汉风险变量和hsCRP基础上加用CAC,可进一步改善冠脉风险评估。在无CAC的患者中,与hsCRP<3 mg/L者相比,>3 mg/L者冠脉风险显著较高。在年龄和性别基础上加用CAC或hsCRP,全因死亡率整体鉴别改善(IDI) 为阳性。根据CAC与hsCRP水平进行危险分层后,与风险最低组患者相比,最高组患者冠脉事件和全因死亡的校正后HR分别为5.92和3.0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