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专家建议尽早建立心律失常国家防治体系

作者:记者程守勤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3-07
导读

         专家呼吁说,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但我国每年仍有54万人因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尽早建立心律失常高危人群筛查机制,并将其纳入国家防治体系迫在眉睫。

  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因心律失常而发生心脏猝死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单位发起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中国心律失常宣传系列活动,于2011年3月5日首站来到南京。在活动现场,国内权威的心律失常防治专家呼吁说,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但我国每年仍有54万人因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尽早建立心律失常高危人群筛查机制,并将其纳入国家防治体系迫在眉睫。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告诉记者,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猝死可防可治。对于心律失常高危人群,置入心脏除颤器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心脏猝死的治疗手段。心脏除颤器与心脏起搏器大小相仿,经皮下置 入,可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当鉴别出发生了室颤或室速时,就会自动释放有效的电击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在美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者约为40万例,每年接受心脏除颤器置 入手术的心律失常患者已达20多万例;而我国,目前每年心脏猝死者高达54万例,但是由于受到费用、医保政策、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接受心脏除颤器置 入手术的心律失常患者仅有1500余例。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建议,给于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置 入心脏除颤器可显著降低心脏猝死发生的概率,因此国家首先应在医保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提高此类疾病诊治的医保水平;其次,应抓紧启动心脏急救培训立法,将心律失常纳入国家防治体系,立法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心脏除颤器就地施救;再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学术团体、媒体等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心律失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积极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知晓宣传活动。另外,专家呼吁,应引起心律失常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遵从医嘱尽早接受心脏除颤器的置 入手术,并与医生一道做好术后管理。(记者程守勤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