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观念认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而当前的流行病学资料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事实上,高血压正在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健康,青少年高血压值得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既往观念认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而当前的流行病学资料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事实上,高血压正在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健康,青少年高血压值得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疾病特点 ①患病率高:首都儿科研究所在2004年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市2万余名3~17岁儿童青少年中,高血压患病率接近10%;②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③青少年高血压更易发展为中、重度高血压,且靶器官损害出现更早。
流行原因 ①肥胖率不断攀升:肥胖者高血压发生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且青少年体重每增加1 kg,原发性高血压发生风险升高14%;②饮食结构不合理:三高(高糖、高盐、高脂)三低(低钙、低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以及长期摄入含激素和添加剂的肉类;③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④缺乏体力活动;⑤遗传因素:如父母为高血压患者。
临床难题 ①诊断标准无具体界值(表),操作难度大;②靶器官损害评估标准不同于成人,不易于危险分层:许多评估指标的正常值(如左室肥厚和血肌酐)随年龄变化而改变,评估时须充分考虑年龄因素;③血压控制目标不明,缺乏循证证据;④启动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不明确;⑤指南涉及的治疗药物种类多,但迄今尚无一种降压药物被真正批准用于青少年高血压治疗,且循证证据相对缺乏。
治疗建议 ①非药物治疗是青少年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与重点;②对于血压升高的青少年,应积极寻找危险因素,并予以非药物治疗;③一旦青少年血压升高合并靶器官损害,建议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药物治疗;④基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青少年高血压治疗中的证据相对充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药物,但应注意给药剂量(表),并重视用药安全。
(作者:卢新政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