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BMC子刊 | 中国学者突破传统瓶颈:益生菌疗法在儿童肾病治疗中展现卓越效果

作者: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24-07-22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一种益生菌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揭示了丁酸梭菌通过肠-肾轴调节免疫平衡,为传统治疗提供了新的替代方案,有助于减轻患儿对激素的依赖,并降低复发风险。

关键字:  益生菌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深入探讨了一种益生菌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揭示了丁酸梭菌通过肠-肾轴调节免疫平衡,为传统治疗提供了新的替代方案,有助于减轻患儿对激素的依赖,并降低复发风险。

        近年来,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治疗策略仍面临诸多挑战。大量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在PNS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s)之间的平衡失调。然而,现有的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尽管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复发率高。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干预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张晓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马金海团队和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浩团队共同在BMC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丁酸梭菌通过肠-肾轴调节Th17/Tregs平衡抑制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炎症反应”的研究,通过实验和临床数据,揭示了一种益生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通过调节肠-肾轴来平衡Th17/Tregs,从而抑制PNS中的炎性反应,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动物实验研究,旨在探究丁酸梭菌通过肠肾轴调节Th17/Tregs平衡对PNS炎症的影响。研究将48只6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丁酸梭菌对照组(CON+丁酸梭菌)、PNS模型组(PNS)和PNS加丁酸梭菌治疗组(PNS+丁酸梭菌)。PNS模型通过尾部静脉注射多柔比星盐酸盐(DOX)建立。建模后1周,小鼠接受丁酸梭菌治疗6周。实验结束时,通过检测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等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

        体重变化与蛋白尿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PNS模型小鼠在建模后体重显著下降,而丁酸梭菌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体重逐渐增加,表明丁酸梭菌对PNS小鼠体重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此外,PNS模型小鼠的24小时尿蛋白显著增加,而丁酸梭菌治疗显著降低了尿蛋白,减少了70%至80%(图1)。这些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在减轻PNS小鼠蛋白尿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肾功能指标改善

        在肾功能指标方面,PNS模型小鼠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而丁酸梭菌治疗组的BUN和SCr水平显著降低,表明丁酸梭菌对改善PNS小鼠的肾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尿液中的尿素氮(UUN)和尿肌酐(UCr)水平也显示出类似的改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丁酸梭菌对PNS小鼠的肾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病理变化与炎性反应

        病理学检查发现,PNS模型小鼠的肾脏组织显示出明显的管状上皮细胞体积增加、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丁酸梭菌治疗显著改善了这些病理变化(图2),减少了肾脏组织的炎性反应。此外,丁酸梭菌还显著降低了肾脏组织中IL-6和IL-17A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提高了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肠道菌群与尿液微生物群调节

        16S rRNA测序显示,丁酸梭菌显著调节了PNS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别是增加了有益菌Adlercreutzia的丰度,降低了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和Bacillus的丰度。尿液微生物群分析也显示,PNS小鼠的尿液中Proteobacteria的丰度较高,而丁酸梭菌治疗显著改变了尿液微生物群的组成(图4)。这些结果表明,丁酸梭菌通过调节肠道和尿液微生物群,可能对PNS的发病机制产生影响。

        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变化

        丁酸梭菌治疗显著提高了PNS小鼠粪便中的乙酸、丙酸和丁酸等SCFAs的含量,这些SCFAs在调节免疫反应和抗炎中发挥重要作用。尿液中的乙酸和戊酸含量也因丁酸梭菌治疗而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了丁酸梭菌在调节SCFAs水平方面的潜在作用。

        总结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肾脏疾病联系起来,为PNS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益生菌干预,不仅调节了肠道菌群失衡,还通过肠肾轴影响了肾脏局部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将验证丁酸梭菌在儿童PNS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LI T, MA X, WANG T, et al. Clostridium butyricum inhibits the inflammation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by regulating Th17/Tregs balance via gut-kidney axis[J]. BMC Microbiol, 2024, 24(1): 97. DOI: 10.1186/s12866-024-03242-3.

        编辑:薄荷

        二审:石头

        三审:清扬

        排版:半夏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