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Sci Rep | 再添新证!AMI伴CS行PCI治疗,选用可降解聚合物支架还是永久聚合物支架?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5-09
导读

在DES的两种主要类型中,耐久性聚合物DES(DP-DES)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DES(BP-DES)的选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心源性休克(CS)的患者群体尤为关键。《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关键字: 急性心肌梗死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在DES的两种主要类型中,耐久性聚合物DES(DP-DES)和生物可降解聚合物DES(BP-DES)的选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心源性休克(CS)的患者群体尤为关键。《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2024年3月,《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杂志上发布一项临床研究《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rable versus 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比较了耐久性聚合物DES(DP-DES)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DES(BP-DES)在这一高风险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明确了这一患者群体中两种支架的优势与风险。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观察性研究,旨在比较DP-DES与BP-DES在AMI合并C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了620例接受新一代DES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根据聚合物技术分为DP-DES组(n=374)和BP-DES组(n=246)。主要终点为12个月的靶血管失败(TVF),即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

1)支架血栓形成率的对比

研究人员对比了两种不同聚合物支架的血栓形成率,结果显示:DP-DES组的支架血栓形成率为1.3%,而BP-DES组为1.6%,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这一发现表明,在高风险的AMI合并CS患者群体中,无论是耐久性还是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都能维持较低的血栓形成风险。

2)靶血管失败(TVF)风险比较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两组患者的TVF风险,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运重建:在未调整前,DP-DES组的TVF风险为34.2%,BP-DES组为28.5%,风险比较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HR=0.94,95% CI 0.69~1.29,P=0.721)。即使经IPTW调整后,两组的TVF风险依然相似,DP-DES组28.1%,BP-DES组25.1%,(HR=0.98,95% CI 0.77~1.27,P=0.899),这进一步增加了两种支架在临床效果上的可比性。

3)次要终点事件的一致性

在全因死亡方面,DP-DES组的12个月发生率为42.0%,BP-DES组为33.7%;而在心源性死亡方面,DP-DES组的12个月发生率为34.0%,BP-DES组为29.3%;在心肌梗死方面,DP-DES组为2.4%,BP-DES组为2.4%;支架血栓形成作为一项严重的合并症,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DP-DES组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3%,BP-DES组为1.6%。上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此外,在血运重建与心力衰竭再住院方面,两组的发生率同样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DP-DES和BP-DES在治疗AMI合并CS患者时,不仅在主要终点TVF上表现相似,而且在一系列重要的临床事件上也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总结

本研究为AMI合并CS患者中DP-DES与BP-DES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高风险患者群体中,两种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无显著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支架技术改进指明了道路。作者强调,在特定患者群体中,聚合物类型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可能有限,从而引导研究者和制造商关注支架设计的其他方面,如支架结构、金属平台的改进以及药物释放动力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Jang WJ, Park IH, Oh J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rable versus 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J]. Sci Rep. 2024 Mar 15;14(1):6301. doi: 10.1038/s41598-024-56925-2. PMID: 38491111; PMCID: PMC10943207.

编辑:多鱼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