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AHF)是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院内死亡率为4%-10%,出院后1年死亡率可达25%~30%。AHF可能是心力衰竭的首发表现,更常见于慢性心衰的急性失代偿。AHF患者需要紧急评估,随后开始或加强治疗。 根据心力衰竭的时间过程,AHF有两种形式:新发的AHF和急性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ADCHF)。目前,很少有研究根据心力衰竭的时间进程来评估随后的治疗。发表在J Korean Med Sci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发急性心力衰竭(AHF)和急性失代偿慢性心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65岁以上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院内死亡率为4%-10%,出院后1年死亡率可达25%~30%。AHF可能是心力衰竭的首发表现,更常见于慢性心衰的急性失代偿。AHF患者需要紧急评估,随后开始或加强治疗。
根据心力衰竭的时间过程,AHF有两种形式:新发的AHF和急性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ADCHF)。目前,很少有研究根据心力衰竭的时间进程来评估随后的治疗。发表在J Korean Med Sci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发急性心力衰竭(AHF)和急性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ADCHF)患者出院时指导性治疗与60天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韩国急性心力衰竭多中心队列登记处招募了5625名AHF患者,分析了2769名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指导性治疗被定义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断剂和矿物质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
新发AHF定义为以前没有HF病史的AHF患者,ADCHF定义为曾被诊断为HF或因HF住院的患者的HF恶化。新发AHF患者和ADCHF患者分别为1417名和1352名。与新发AHF患者相比,ADCHF患者年龄较大,体重、血压和心率较低。ADCHF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较高。从心电图上看,心房颤动和左束支传导阻滞在ADCHF中更为普遍。
另外,入院时,ADCHF患者的钠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肌酐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较高。在超声心动图上,ADCHF患者的心脏功能更加恶化。在ADCHF患者中,60天的再住院率(14.3% vs. 6.8%;P < 0.001),死亡率(8.2% vs. 5.9%;P = 0.02)和综合终点(20.6% vs. 11.8%;P < 0.001)与新发HF患者相比更高。
在新发AHF患者中,药物依从性从ACEI或ARB到β-受体阻滞剂再到MRA依次降低,分别为84.5%、64.5%和58.1%。ADCHF患者药物依从性从ACEI或ARB到β-受体阻滞剂再到MRA依次为75.2%、52.9%和56.1%。
在对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出院时使用ACEI/ARB可显著降低6个月随访期的再住院率(HR,0.57;95% CI,0.34-0.95)、死亡率(HR,0.41;95% CI,0.24-0.69)和复合终点(HR,0.52;95% CI,0.36-0.77)。β-受体阻滞剂对再次住院(HR,0.62;95% CI,0.41-0.95)和复合终点(HR,0.65;95% CI,0.47-0.90)具有保护作用,但对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HR,0.67;95% CI,0.42-1.06)。经多变量调整后,MRA与任何一个终点都没有关系。
经多变量调整后,出院时使用ACEI或ARB与死亡率显著相关(HR,0.58;95%CI,0.38-0.89)。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了60天复合终点的风险(HR,0.71;95% CI,0.55-0.91),但其对再次住院(HR,0.75;95% CI,0.55-1.01)和死亡率(HR,0.67;95% CI,0.45-1.01)的保护作用未达到统计学意义。MRA和任何一个终点之间没有关联。
总之,根据心力衰竭的时间过程,因AHF而入院的患者的基线特征有明显的不同。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与新发AHF患者60天预后的改善有关,但β-受体阻滞剂没有改善60天死亡率。在ADCHF患者中,ACEI/ARB与死亡率有关,β-受体阻滞剂与复合终点有关。MRA对两种类型的HF的预后没有影响。因此,出院时,坚持指南指导下的治疗对新发心力衰竭的预后影响更为明显。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