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内涵在扩大,除了早期定义的三高因素以外,近年来,气候、噪音、心理、睡眠、饮食和运动等等都被纳入心血管危险因素范畴。近期,Lancet杂志发表了PURE研究的10年分析结果,比较了男性女性受代谢、运动及心理因素影响的异同。 在这项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来自21个高/中/低收入国家的普通人群作为参与者,并对他们进行了10年的随访。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内涵在扩大,除了早期定义的三高因素以外,近年来,气候、噪音、心理、睡眠、饮食和运动等等都被纳入心血管危险因素范畴。近期,Lancet杂志发表了PURE研究的10年分析结果,比较了男性女性受代谢、运动及心理因素影响的异同。
在这项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来自21个高/中/低收入国家的普通人群作为参与者,并对他们进行了10年的随访。
研究者记录了参与者的代谢、行为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在本次分析中,研究者纳入了基线年龄为35-70岁且无心血管疾病史、至少进行过一次随访的参与者。主要终点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
研究结果发现:在这项分析中,纳入了2005年1月5日至2021年9月13日期间登记和随访的155,724名参与者(90,934[58·4%]女性),中位随访10·1年(IQR 8·5–12·0)。在基线,女性的平均年龄为49·8岁(SD=9·7),而男性为50·8岁(SD=9·8)。
截至数据截止(2021年9月13日),女性发生了428起主要心血管事件(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5·0事件/1000人年,95%CI 4·9-5·2),男性为4911起事件,8·2/1000人年[8·0–8·4]。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心血管风险较低,尤其是在年轻时。
男女性代谢危险因素的HR相似,但非HDL胆固醇除外,非HDL胆固醇高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HR相关性男性更高,即女性HR=1·11(95%CI 1·01-1·21)和男性HR=1·28(1·19–1·39)。女性抑郁症状的HR=1·09(0·98–1·21),男性为1·42(1·25–1·60)。
相比之下,PURE评分<=4分的饮食的HR值,在女性HR=1·17[1·08-1·26]),在男性HR=1·07[0·99–1·15]。男性的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的总PAF=15·7%高于女性的8·4%,这主要是因为吸烟对男性PAF的贡献更大(即女性为1·3%[95%CI 0·5–2·1],男性为10·7%[8·8–12·6])。
在这项全球大规模心血管10年风险前瞻性研究中,研究者涉及了很多饮食、心理和行为等平素考量较少、却对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大规模的样本,发现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
相对而言,男性更容易受到吸烟、血脂异常和抑郁的影响,而女性似乎受到不健康饮食的影响更大。通过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有望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发生。本次全球研究数据对中国的心血管一级预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