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做好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远离心梗不是梦!

作者:佚名 来源:心希望快讯 日期:2022-07-19
导读

          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中,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是可以预防的。目前认为,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控制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膳食 ①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谷类250~400 g,胆固醇<300 mg/d,食用油<25g,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 ml。

关键字:  冠心病 

        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中,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是可以预防的。目前认为,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控制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膳食

        ①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谷类250~400 g,胆固醇<300 mg/d,食用油<25g,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 ml。

        ②限制饮酒。建议成年男性饮用酒精量≤25g/d (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高度白酒50g,或38度白酒75 g)。成年女性饮用酒精量≤15g/d (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白酒50 g)。

        ③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含钾多的食物有坚果、豆类、瘦肉及桃、香蕉、苹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

        规律运动

        ①每天坚持至少30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推荐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②每周进行至少2次抗阻训练(如负重训练),每次每种运动重复10~15次。

        控制体重

        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2,BMI在24~27.9kg/m2为超重,提示需要控制体重;BMI≥28 kg/m2为肥胖,应开始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 cm(男/女),如腰围≥90/85cm (男/女),同样提示需控制体重,如腰围≥95/90cm (男/女),也应开始减重。

        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每周减重0. 5~1.0 kg为宜,推荐超重和肥胖者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

        控制体重

        ①建立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并记录在病历中。

        ②劝导每个吸烟者戒烟,评估戒烟意愿的程度,拟定戒烟计划,给予戒烟方法指导、心理支持和(或)戒烟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③对所有吸烟者加强戒烟教育和行为指导,建议应用戒烟药物辅助戒烟,减少戒断症状。

        ④避免被动吸烟。

        重视患者心理障碍的筛查

        注重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给予合理的解释,对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者应给予对症药物治疗,或转诊至心理疾病专科门诊。

        血脂的监测与控制

        早期筛查

        早期发现血脂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十分重要。由于血脂异常一般没有症状,必须通过血液检验才能发现。建议一般人群健康体检应包括血脂检测。推荐20岁以上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200 mg/d。

        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在LDL-C达标时,非HDL-C达标是降脂治疗的次级目标(即LDL-C的目标值加0. 78 mmol/L)。

        血糖监测与控制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BMI>28 kg/m2);2型 者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 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HDL-C≤0.91 mmol/L (35 mg/dl)及TG≥2.75 mmol/L(250 mg//dl);有糖耐量受损史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年龄≥45岁者,特别伴超重(BMI≥24kg/m2)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积极干预糖耐量受损(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血压的监测与控制

        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1年监测血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综合干预患者所有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疾患。因此,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总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根据危险分层决定降压治疗策略。

        目标血压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 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血压达标的时间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治疗。治疗2~4周评估血压是否达标,如达标,则维持治疗;如未达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1~2级高血压患者,一般治疗后4~12周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高龄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高血压的干预策略

        ①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均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1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159 mmHg或舒张压(DBP)90~99 mmHg]干预1~3个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SBP160~179 mmHg或DBP 100~ 109 mmHg)干预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SBP≥180mmHg或DBP≥10mmHg)立即药物治疗。

        ②对于有1~2个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SBP在120~139或DBP在80~89之间时改变生活方式,1级和2级高血压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2~4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立即药物治疗。

        ③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有靶器官损害或 的患者,正常血压者改变生活方式,正常高值血压及1~3级高血压患者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同时药物治疗。

        治未病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已逐渐成为趋势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BMI>28 kg/m2);2型 者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 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HDL-C≤0.91 mmol/L (35 mg/dl)及TG≥2.75 mmol/L(250 mg//dl);有糖耐量受损史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年龄≥45岁者,特别伴超重(BMI≥24kg/m2)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积极干预糖耐量受损(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