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有房颤,手术风险高!JACC美国研究!

作者:朱朱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日期:2022-06-23
导读

          非心脏手术前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是否应该包括房颤,此前一直没有定论,目前广泛应用的改良心脏风险指数(RCRI)并不包括心律失常。 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非心脏术前已有的房颤对患者的预后不利,会显著增加死亡、心衰、中风发生风险。

关键字:  房颤 

        非心脏手术前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是否应该包括房颤,此前一直没有定论,目前广泛应用的改良心脏风险指数(RCRI)并不包括心律失常。

        近日,JACC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提示,非心脏术前已有的房颤对患者的预后不利,会显著增加死亡、心衰、中风发生风险。

        将房颤加入该指数后,可显著改善其对非心脏术后患者30天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房颤应作为危险因素,纳入围术期评估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的评分系统中。

        述评专家也认为,房颤对于非心脏术后的不良事件有重要预测价值,现在是时候修改该指数了。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该研究中,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有房颤的患者非心脏术后30天死亡、心衰、中风、全身栓塞、大出血风险分别增加了31%、31%、40%、59%、14%,但心梗发生风险却降低了19%。

        研究者指出,这个用现有数据很难解释,可能与应用抗凝药物有关,因为血栓形成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

        在该研究中,心梗风险的降低主要见于CHA2DS2-VASc评分≥2分即中风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而这些患者很有可能服用了抗凝药。而在CHA2DS2-VASc评分为0或1分的患者中,心梗风险并未降低。

        但这个解释可能并不是唯一机制,因为如果口服抗凝药能预防心梗,也能预防术后中风,但该研究中患者术后中风风险增加了40%。

        该研究于2015~2019年纳入860万余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医保患者,其中16.4%有房颤,这些患者年龄较大,男士和合并症比例均较高。

        此外,有房颤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中位数为5天,而无房颤的患者住院中位数为4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