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有文章报告,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传导阻滞类型,在第一代瓣膜中,其发生率约为4%~65%。主动脉瓣与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上的毗邻关系是TAVR术后传导异常发生的基础。 近日,美国心脏病杂志发表研究提示,TAVI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多不必要。 该研究中,338例TAVR患者中共有83例患者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25%。
本刊有文章报告,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传导阻滞类型,在第一代瓣膜中,其发生率约为4%~65%。主动脉瓣与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上的毗邻关系是TAVR术后传导异常发生的基础。
近日,美国心脏病杂志发表研究提示,TAVI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多不必要。
该研究中,338例TAVR患者中共有83例患者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25%。
83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记录到临时起搏器起搏,其中1例患者因遗传性心脏传导阻滞起搏,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缓起搏,5例起搏不当,1例(1%)发生室颤(可能继发于植入临时起搏器)。
在住院期间,1例(1%)患者因完全性传导阻滞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并在随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83例患者中共有3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电生理监测,其中仅4例(5%)患者随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对73例患者随访30天,其中36例(49%)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在30天内消失,2例(3%)因完全性传导阻滞而再次入院植入永久起搏器。
研究者认为,超过98%的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不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超过90%的患者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而且临时起搏会给患者带来额外风险,并延长住院时间。
研究发现,植入临时起搏器与各种并发症有关,包括血管损伤/出血、因起搏不当引起的多发性室速/室颤(1例)、临时起搏器意外移位和心脏压塞/穿孔,并可造成长期卧床。
TAVI术后管理中监测患者新发心律失常很重要。该研究中,83例患者中有5例(6%)在6天内发生延迟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研究者建议,TAVI后至少2周的心电监测可能更合适。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