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中国有8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12小时后到达医院,对于这部分患者,对梗死相关动脉晚期放支架是否有益? 近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对于这类患者,晚期冠脉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近远期心功能和生存率。
根据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中国有8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12小时后到达医院,对于这部分患者,对梗死相关动脉晚期放支架是否有益?
近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对于这类患者,晚期冠脉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近远期心功能和生存率。
研究显示,对于心梗发作后>12小时的患者,晚期介入治疗要比单纯药物治疗,院内转归及2年时转归均更好。
晚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大出血、机械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心原性休克等发生率均较单纯药物治疗患者要低。
2年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6.43% vs 20.19%),降低了73%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这种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降低,主要是全因死亡率(4.13% vs 15.74%)下降所驱动。
此外,晚期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重建等的发生率也均明显降低。
相对应,晚期行介入治疗,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76%,心肌梗死风险降低了51%,脑卒中风险降低了53%,血管重建风险降低了68%。
另外随访2年时,还观察到晚期行PCI患者左心室功能有所改善。晚期行PCI的患者期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单纯药物治疗未见改变。
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心梗发作后>12 小时就诊患者较为多见,如有可能,可考虑给予其行晚期PCI。
这项研究纳入了症状发作>12 h 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其中4791例接受了PCI治疗,1149例接受了单纯药物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复合终点。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