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暴露与心血管疾病(CVD)、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增加有关,导致死亡人数增加约7.3%。暴露在低温环境与心血管应激因素相关,如血管收缩、凝血因子增加和血液粘度升高。在冬季心血管死亡率过高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证实环境温度与血压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反映人体外部和内部热环境的皮肤温度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寒冷暴露与心血管疾病(CVD)、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增加有关,导致死亡人数增加约7.3%。暴露在低温环境与心血管应激因素相关,如血管收缩、凝血因子增加和血液粘度升高。在冬季心血管死亡率过高的情况下,研究人员证实环境温度与血压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反映人体外部和内部热环境的皮肤温度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探究了皮肤温度和动态血压之间的关联,以及现实生活中皮肤温度在血压对环境温度响应中的介导作用。
研究人员在每年10月至3月(2012-2014年)期间对584名老年人进行了连续48小时的动态血压和皮肤温度(30711个日间读数和17382个夜间读数)数据进行了纵向分析。研究人员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了肢端(手腕和踝关节平均值)和躯干(腹部)皮肤温度与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通路分析研究了温度在血压对环境温度响应中的作用。
肢端和躯干皮肤温度与日间收缩压显著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皮肤温度每增加一个SD,对应日间收缩压−4.27mmHg[95%CI为−4.58~−3.96]和−2.74mmHg[95%CI为−3.14~−2.56]),与潜在的干扰因素无关。这种显著的联系也存在于夜间血压。白天、肢端皮肤温度的介导作用是躯干皮肤温度的7.1倍,而夜间、肢端皮肤温度和躯干皮肤温度的介导作用几乎相同。
由此可见,皮肤温度,尤其是肢端皮肤温度,与动态血压呈负相关。该研究的结果有可能应用于针对皮肤温度调控以减少冬季心血管死亡。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