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阜外医院高斯德、俞梦越、袁建松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中,残余胆固醇水平升高意味着预后较差,且两者之间的关系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 研究者认为,残余胆固醇水平可被用于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的风险分层,同时可能也是强化降脂、改善预后的潜在靶标,该研究为靶向降低残余胆固醇提供了理论依据。
5月10日,阜外医院高斯德、俞梦越、袁建松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中,残余胆固醇水平升高意味着预后较差,且两者之间的关系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
研究者认为,残余胆固醇水平可被用于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的风险分层,同时可能也是强化降脂、改善预后的潜在靶标,该研究为靶向降低残余胆固醇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们指出,由于残余胆固醇水平可能会改变LDL-C相关动脉粥样硬化负担以外的心血管风险,靶向降低残余胆固醇的个体化治疗策略颇有前景,尤其是残余胆固醇水平较高的患者,即便LDL-C已达标也仍需进一步治疗。未来需要开展随机研究来解答靶向降低残余胆固醇与他汀联合的策略是否优于强化降LDL-C的策略。
残余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密度脂蛋白(IDL)组成。
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179例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根据残余胆固醇水平中位数(0.49 mmol/L)区分为两类,其中残余胆固醇水平≥0.49 mmol/L的患者有591例(50.1%)。
中位随访41.7个月,结果显示,残余胆固醇水平≥0.49 mmol/L的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中风、血运重建、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衰住院)发生率明显残余胆固醇水平<0.49 mmol/L的患者(16.9% vs 11.5%),主要是血运重建和因心衰住院发生率升高。
校正多个潜在混淆因素后,研究者发现,残余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61%;残余胆固醇水平≥0.49 mmol/L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41%。
进一步分析显示,残余胆固醇水平升高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即便校正多个常规血脂指标后,残余胆固醇水平升高仍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且在各种血脂指标中,只有残余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强烈的危险因素。
在不同的亚组中,残余胆固醇水平依然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尤其是在LDL-C≥1.8 mmol/L的患者中。
ROC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在冠脉非阻塞性心梗患者中,残余胆固醇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AUC=0.61),将其加入TIMI风险评分后,预测准确性更高(AUC=0.72)。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