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喝酒脸红的人心血管风险更高!近50%中国人都中枪!

作者:佚名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日期:2022-01-22
导读

         喝酒脸红,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更高。 每逢酒局,总有人千杯不倒,酒量惊人。但也有人一杯就醉,喝酒“上头”。有人把这种差异归结为酒量,觉得一喝酒就脸红“上头”的人是酒喝得不够多,只要他们努力锻炼自己的酒量,就能不再脸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先上结论: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喝再多酒也没办法“提高自己的酒量”。他们脸红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对酒精并不耐受。

关键字:  心血管风险 

        喝酒脸红,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更高。

        每逢酒局,总有人千杯不倒,酒量惊人。但也有人一杯就醉,喝酒“上头”。有人把这种差异归结为酒量,觉得一喝酒就脸红“上头”的人是酒喝得不够多,只要他们努力锻炼自己的酒量,就能不再脸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先上结论: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喝再多酒也没办法“提高自己的酒量”。他们脸红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对酒精并不耐受。

        正常人饮酒后,摄入的酒精会被肝脏分解代谢,然而喝酒脸红的人由于ALDH2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体内代谢酒精的关键酶——乙醛脱氢酶无法正常合成。

        酒精在他们的身体里只能转化成乙醛,无法进一步代谢。因此,他们会出现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呕吐、面颊通红等。

        所以说,他们喝酒脸红是因为他们“中了酒精的毒”。脸红是“中毒”的一种表现。

        那么喝酒脸红又和心血管风险增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按下不提,回头来说说他汀类药物的问题。

        心血管科室的医生和患者对他汀这类药物可谓是再熟悉不过,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而药物起效的关键就在于其能阻断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作用。

        具体的生理机制是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来阻止肝脏将摄入的多余营养物质合成为胆固醇。合成的胆固醇总量减少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自然也就减少了。这样一来,我们患者们的血脂就被他汀类药物成功的降低了。

        再回到刚才喝酒脸红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喝酒就脸红的人他们的基因出现了问题。发表在Redox Biology上的一篇文章将这种基因缺陷复制在了小鼠的身上。通过基因敲除的手段,用小鼠模拟了ALDH2基因突变的人群。

        结果显示,对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喂食同样的食物,基因敲除的小鼠体内会合成更多的胆固醇,试验后期解剖小鼠发现这些基因发生变化的小鼠肝脏内留存的胆固醇也更多。与此同时,在试验过程中给予这些小鼠洛伐他汀,则会明显降低小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

        基于基因变异小鼠与正常小鼠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差异,以及药物控制小鼠与非药物控制小组的胆固醇含量差距,三组两个对照之间的变化证明了ALDH2基因影响血脂变化的机制是调控HMG-COA还原酶的表达,从而影响胆固醇的合成。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ALDH2基因除了调控乙醛脱氢酶的表达之外,还能起到调控HMG-COA还原酶的作用。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所示,世界上有8%的人群存在ALDH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人群被归于ALDH2*2类人群。在我国,ALDH2基因突变的人群占30%-50%。也就是说,随机从人群中抽样调查一个中国人有1/3或1/2的概率是喝酒就会上脸的人。

        既往研究发现,基因为ALDH2*2的这类人群更有可能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有部分研究将这其中的原因与此类人群体内胆固醇含量偏高联系起来。

        如果本次研究中这个小鼠建模的结论对人类同样适用的话,就能解释为什么ALDH2*2型基因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了。

        因为他们体内合成的胆固醇更多了。而另一类ALDH2*1型人群则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他们的基因和酶类表达决定定了他们的身体与ALDH2*2型人群相比具有自带服用降脂药的神奇效果,摄入同样多的营养物质,他们体内合成的脂肪量更少。也就是说,相对于ALDH2*2型人群,ALDH2*1型人群有更多“胡吃海塞”的自由。

        这下,喝酒容易脸红的人群和他汀类药物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算是理清了。但是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有点愤愤不平。

        为啥好事都被ALDH2*1型的人占了,他们喝酒不容易醉,胡吃海塞不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这,不公平啊,基因简直是厚此薄彼。

        别愤怒。百因必有果。另一项研究或许能平复你看完上述研究后对基因不公的感慨。

        一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展开的研究探究了ALDH2两个不同基因型人群,基因与是否嗜酒以及是否患有酒精性心脏病的概率的关系。通过对随机选取的56例正常人及64例嗜酒的非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非酒精性肝病患者,8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嗜酒的人大概率是ALDH2*1类人群(ALDH2*1 83.6%vs.ALDH2*2 16.4%)。

        也就是说,或许是因为ALDH2*1型人喝酒不容易“喝高”,所以他们大概率是嗜酒的人。

        但是此研究的另一项结果是ALDH2不同基因型与患酒精性心脏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即,虽然ALDH2*1型人群就喝得多,但是他们得酒精性心脏病的概率相比于ALDH2*2型人群也并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而言之,嗜酒不是一个好习惯,对于这两项研究,你怎么看呢?你更希望自己是ALDH2*1型人,还是ALDH2*2型人呢?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