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JAMA:小小一枚“纽扣”,能较传统ECG更好识别心房颤动!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1-06-03
导读

          卒中,通常称为“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CVD)。但在我国,卒中是导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高”的特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关键字:  心房颤动 

        卒中,通常称为“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CVD)。但在我国,卒中是导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高”的特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有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者一年内复发率为17.1%,5年内复发率为33%。其中,心房颤动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卒中重要“幕后推手”。事实上,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高达13%~24%,若合并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等疾病,房颤患者终生脑卒中风险更是高达3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全球患者超过3000万,中国患者约800万。该疾病以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为特点,是心源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约为无心房颤动患者的5倍。据统计,76%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伴有心房颤动。

        心电图(ECG)监测可提高对卒中幸存者隐蔽性心房颤动的检测。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植入式循环记录器(ILR)是一款小型器械(通常为 USB 拇指驱动器的大小)越来越被用于临床。ILR可植入到胸骨左侧胸部皮肤下,可作为连续的心电图记录器来捕捉任何异常的心律。由于该器械具有两到三年的电池使用时间,可以进行长期和持续的监测,使心脏病专家有充分的机会捕捉任何异常的心律。

        但目前ILR与传统外部循环ECG相比对缺血性卒中更多心房颤动的监测效果仍然未知。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神经病学专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所有参与者被1:1随机分配到ILR(n= 150)或外部ECG(n = 150)进行长时间的心电监测,并在30天、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主要结果是发生明确的房颤或高度可能的房颤。有8个预先指定的次要结果,包括12个月内新房颤、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脑内出血、死亡和设备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事件分析时间。

        在300名随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中位年龄,64.1岁;121名女性[40.3%];和66. 3%有未确定病因的中风),273人(91.0%)完成了≥24小时的心脏监测,259人(86.3%)同时完成指定监测和12月随访。

        总的来说,植入式ILR组有15.3%(23/150)的患者观察到主要结果,而外部ECG组有4.7%(7/150)的患者观察到主要结果(组间差异=10.7%,RR=3.29),可见ILR检出率为ECG的3.29倍。在8个指定的次要结果中,6个没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ILR组有5名患者(3.3%)复发缺血性卒中,而ECG组有8名患者(5.3%)(组间差异=-2.0%),两组均有1名(0.7%)患者出现脑出血(组间差异=0%),3(2.0%)名患者出现死亡(组间差异=0%),以及1(0.7%)和0(0%)出现设备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由此可见,在缺血性卒中且无房颤证据的患者中,植入式心电图监测12个月,与长期的外部监测30天相比,12个月内检测到房颤的患者比例明显更高。因此,植入式心电图能更好为卒中患者提前进行二级预防。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