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1-05-12
导读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PPI)仍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主要缺点之一,但是瓣膜瓣(ViV)TAVR后发生PPI的数据很少,尤其是在使用新一代经导管心脏瓣膜(THV)的情况下的相关数据更少。 本研究目的是在一个大型ViV-TAVR项目中明确PPI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和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人员从多中心VIVID注册处收集了相关数据,根据围手术期PPI的需要,主要分析了基线和手术特征,以及院内和晚期(中位随访13个月)预后。除Core

关键字:  经导管主动脉瓣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PPI)仍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主要缺点之一,但是瓣膜瓣(ViV)TAVR后发生PPI的数据很少,尤其是在使用新一代经导管心脏瓣膜(THV)的情况下的相关数据更少。

        本研究目的是在一个大型ViV-TAVR项目中明确PPI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和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研究人员从多中心VIVID注册处收集了相关数据,根据围手术期PPI的需要,主要分析了基线和手术特征,以及院内和晚期(中位随访13个月)预后。除CoreValve、Cribier-Edwards、Sapien和Sapien XT之外的所有THV均被视为新一代THV。

        不同瓣膜之间的PPI发生率对比

        共纳入了1987位于2007年至2020年期间接受ViV-TAVR的既往无PPI史的患者。其中,128位(6.4%)患者在TAVR后接受了PPI,使用新一代THV的患者的PPI发生率显著降低(4.7% vs 7.4%,p=0.017),最明显的是使用Evolut R/Pro的患者(Evolut R/Pro vs CoreValve:3.7% vs 9.0%,p=0.002)。新一代球囊和自扩张THV之间的PPI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1% vs 3.9%,p=0.18)。

        PPI相关风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在多变量分析中,老年、THV尺寸较大和既往右束支传导阻滞均与PPI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优势比[OR]分别是:1.05/1年,p=0.001;1.10,p=0.02;2.04,p=0.05)。

        不同分组的存活预后

        PPI组和无PPI组的30天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4.7% vs 2.7%,p=0.19)。但在随访过程中,PPI患者表现出更高倾向的死亡风险(风险比 1.39,95%CI 1.002-1.91,p=0.04)。

        总之,在当下大量的ViV-TAVR患者中,围手术期PPI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随着新一代THV系统的使用,其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了。此外,ViV-TAVR后的PPI的发生与随访过程中死亡率增加的趋势有关。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