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性治疗策略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021年4月23日,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1)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回顾了我国心脏电生理学发展的历史,并对未来电生理学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第一阶段 引进并推广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
黄宛教授是我国心脏电生理学奠基人。50年代初,黄宛教授引进单极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方式,规范12导联心电图的工作流程,用以进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正式揭开了我国心脏电生理学研究和应用的序幕,为中国心脏电生理学事业奠基与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1962年,陶寿淇教授与董承琅教授共同主编《实用心脏病学》,撰写了关于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方面的章节。
第二阶段 有重要贡献的学者代表
陈新教授、孙瑞龙教授、石毓澍教授、吴宁教授、蒋文平教授、李庚山教授等一大批老专家共同拓展了我国心电学事业,为诊断心电学过渡到治疗心电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初步奠定了中国心脏电生理学的国际地位。
1973年10月,孙瑞龙、胡绳俊最早开展希氏束电图的研究;1983年,蒋文平等利用食道调搏诊断预激综合征,经食道调搏诊断房室结双径及AVNRT;1985年,陈新等率先开展程序期前刺激技术;1987年,孙瑞龙、李庚山主编的《起搏与心脏》创刊,为《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前身;1990年,李庚山等开展射频消融心室肌的实验研究,1991年开展消融房室交界区和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1994年,陈新创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及起搏分会”;1997年,陈新创办《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年主编《临床心律失常学》。
经过老一辈学者的不懈努力,腔内电生理检查得以迅速发展,承上启下,为心电诊断学深化到心电治疗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 引进并推广心电治疗学
1991年陈润芬和黄定九等,改进国产高频电刀发生仪,首次报道快径路的成功消融;1992年,胡大一等首先开展慢径消融治疗AVNRT;1994年,黄从新等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关于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专著,首次系统介绍了RFCA的原理、方法;1996年,杜日映等率先开展线性消融治疗房颤。
我国心电治疗学取得了辉煌成就,完成了对AVRT、AVNRT、AFL的探索并使经导管消融治疗技术上成熟,对AF、VT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造就一大批中青年电生理专业人才。
第四阶段 群英荟萃,进一步拓展心电治疗学
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中青年专家,勇于创新,富有团队精神,在心电治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3年,江洪等率先在国内开展单级标测指导射频消融,采用冠状窦和二尖瓣环单级记录标测左侧显性旁路,确定消融靶点,指导射频消融;1996年,刘文辉、马坚等报道了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对10只犬的心外膜行多条径线消融;1999年马长生率先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局灶性房颤,对两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颤进行标测并消融成功;2000年华伟、王方正、张澍率先报道6例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衰;2013年黄伟剑率先开展希氏束起搏;2014年黄鹤等率先开展LAAC并于2017年发表中国第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2015年张澍、华伟等率先报道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20年吴立群、蒋晨阳率先开展热球囊消融房颤多中心临床研究。
最后,黄教授提出了心电生理学过于依赖技术,而没有看到技术的局限性的思考。黄教授指出,临床技术性治疗策略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加强基础研究,认识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再根据机制制定防治策略非常重要,不要让电生理学家蜕变为手术工匠。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