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患病人数达2.455亿人,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我国高血压防控的形势依旧异常严峻。
在10月19日召开的“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0暨亚洲心脏学会大会2020”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表示,近年各国高血压指南成果的不断更新促进了认识提高、技术发展与学术进展,而且中国高血压的原创研究开始结出果实,中国正在践行自己的医学创新之路。
【认识与定义高血压】
1945年,罗斯福死于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正是这位伟人之死促发了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高血压不再是“必然表现”,可能与心血管风险相关。
不久,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启动了全球首个流行病学研究弗明翰心脏研究,首次明确:高血压增加冠心病、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及心衰发生率,并首次定义高血压(≥160/95mmHg)。
此后 ,人们对于高血压以及血压界值的认识愈发深入。
而且,各国指南陆续提出,除了血压值,还应必须对于各级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从而为预后评价与个体化降压治疗提供指导。
【明确降压治疗时机与监测程序】
· 美国高血压指南(2017):已发生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的患者,平均血压≥130/80mmHg即启动药物治疗;无心血管病且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的患者,平均血压≥140/90mmHg即启动药物治疗。
· 欧洲高血压指南(2018):诊室血压≥140/90mmHg的患者,<65岁且除外慢
性肾病疾病,血压控制在120~130mmHg;>65岁(包括≥80岁),血压控制在130~140mmHg。
· ISH高血压指南(2020):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高危或合并心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或高血压介导靶器官损害的患者,立即开始药物治疗;无上述情况的中、低危患者,如果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仍未得到控制,开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药物降压目标:3个月内降压达标;基本标准,血压下降≥20/10mmHg;最佳标准,<65岁,如能耐受,<130/80mmHg(>120/70mmHg),≥65岁,如能耐受,<140/90mmHg。
·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2018):诊室血压目标推荐,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至<140/90mmHg,能耐受和部分高危及以上患者,可进一步将至<130/80mmHg。
除了降压药物治疗的干预时机、治疗目标外,各国指南还对合理的降压药物选择与配伍给出了具体建议。
【创新中国高血压实践】
中国人群高血压高钠盐低钾盐摄入等实际情况,决定了国人高血压的特征不同于西方,也确定了中国降压药物治疗应彰显自身特色。
1999-2019年的20年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三次修订,再加上《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问世,不断更新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并日渐完善高血压防治临床实践。而且,近年来以阿利沙坦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以及固定复方依叶、氨叶片为代表的中国原创药物临床循证探索之路,互联网+高血压移动可穿戴设备,不仅为国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了优选的药物选择,更促进了高血压的信息化、全程管理模式,为高血压精准诊疗提供更大裨益。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