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何奔教授对《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精彩解读。
左心耳封堵(LAAC)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也已被多个指南推荐。然而,LAAC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其的讨论不仅包括适应证和禁忌证,还包括多种器械和操作应用,影像学指导评估,并发症处理,以及术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以指导和规范LAAC及其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我们带来该共识的精彩解读。
中国左心耳封堵临床现状
何奔教授介绍到,我国于2014年3月开展至今,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在全国超过200家医院开展,其植入例数>10000例;ACP封堵器植入例数>1100例;Lambre封堵器植入例数>1500例;其他国产封堵器临床研究>400例。
目前左心耳封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特点为:
(1)发展迅速,缺乏规范;
(2)重手术,轻随访;
(3)多集中在东部省/区;
(4)中西北部开发较少;
(5)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6)影像学技术能力良莠不齐。
相比之下,美国左心耳封堵手术目前已超过50000例,因此何奔教授谈到,目前我国左心耳封堵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同时也意味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
何奔教授提到,该共识主要包括11个内容,其中对左心耳封堵相关的建议强度说明中提到3个推荐级别,分别为适合、不适合和不确定的中间状态。
另外,何奔教授还对左心耳封堵预防NVAF血栓事件适应征的建议进行了说明,其推荐级别也分为适合和不确定两种,详情见下表。
会议上何奔教授重点提到了左心耳封堵围手术期和术后的抗凝情况,目前LAAC术后近半数未抗凝,因此亟需指南/共识给予建议。
何奔教授解读了共识中关于左心耳封堵术后抗凝管理建议,根据不同的治疗情况依然分为不同的推荐级别:
术后3个月内推荐级别适合:
(1)
如GRF≥30mL/min,且HAS-BLED评分<3分,建议:
使用NOAC+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抗凝3个月;
或使用华法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抗凝3个月,维持INR 2.0~3.0。
如GRF≥30mL/min,且HAS-BLED评分≥3分,建议:
单独使用标准剂量的NOCA抗凝3个月;
或者单独使用华法林抗凝3个月,维持LNR2.0~3.0。
术后3个月内推荐级别不适合:
术后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不给予任何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术后3~6个月推荐级别适合:
(2)
推荐停用口服抗凝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继续治疗3个月。
术后3~6个月推荐级别不确定:
继续给予口服抗凝药治疗(包括华法林或NOAC);
停用口服抗凝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
术后3~6个月推荐级别不适合:
停用任何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
术后6个月后推荐级别适合:
(3)
推荐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术后6个月后推荐级别不适合:
6个月后仍给予抗凝治疗;
6个月后停用任何抗血小板治疗。
另外,何奔教授还给出了针对左心耳封堵术+导管消融一站式联合手术的建议:
推荐级别不确定:
NVAF患者具有明显症状和高卒中风险,同时具备导管消融和LAAC适应症者,有条件的中心和有经验的术者可在消融手术同期进行LAAC;
推荐级别不适合:
低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不建议导管消融同期行LAAC。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