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复旦大学药学院蒋晨教授课题组携手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陆伟根研究员课题组,带领博士研究生卢逸飞等,经近两年研究,终开发出一种可重塑脑部病灶神经血管单元、治疗急性缺血型脑卒中、防止溶栓后副作用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系统。近日该成果已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 《Advanced Materials》 )上,引起国际医药界关注。
本网讯 (驻地记者孙国根)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复旦大学药学院蒋晨教授课题组携手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陆伟根研究员课题组,带领博士研究生卢逸飞等,经近两年研究,终开发出一种可重塑脑部病灶神经血管单元、治疗急性缺血型脑卒中、防止溶栓后副作用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系统。近日该成果已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 《Advanced Materials》 )上,引起国际医药界关注。
示意图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其中缺血型是临床上主要的发病类型(占70%左右),目前作为金标准的溶栓治疗方案虽可以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由于存在再灌注损伤,患者在血管疏通后,往往会出现脑部损伤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血流灌注受限的“无复流”的现象,使近半数的患者出现残疾,严重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可有效缓解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策略。
据蒋晨介绍,神经血管单元包括神经细胞、脑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等多种脑内细胞类型,在脑卒中溶栓治疗时,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会引发包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血管损伤等多种病理机制的级联反应,使该结构中的多种细胞同时受到不良影响后发生代谢、表型以及功能异常而引起不可逆的脑部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以上病理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了以“神经血管单元”为基本结构的脑病理机制探究模式,于是该课题组设计并构建了一种能够靶向治疗缺血病灶血管内微血栓的胶束递药系统,该系统装载着可调节细胞应激通路的药物雷帕霉素,实现了对 “神经血管单元”内多种细胞的同时调控;该递药系统可以通过结合微血栓,进一步跨越受损血脑屏障而进入缺血病灶,在微环境中高水平的活性氧簇刺激下释放药物;所载药物还可上调神经细胞自噬水平,对抗缺血应激状态、修复细胞。通过该递药系统与药物的联合作用,达到了对神经的有效保护和对小胶质细胞的有利调控,以及恢复血脑屏障功能的目的,进而成功重塑了神经血管单元的生理功能,增强了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并减小了脑部的梗死灶面积。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8361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