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称富含在红肉内的一类物质(同时也作为能量饮品添加剂)能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
肉毒碱(carnitine)存在于红肉中,包括牛肉、鹿肉、羊肉、鸭肉、猪肉等等。最新研究表明寄居在人体肠道系统的细菌能够将肉毒碱转化为trimethylamine-N-oxide (TMAO),而2011年有文章报道称TMAO能够增加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几率。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富含肉毒碱食物会促进细菌生长进而产生更多的TMAO。
科学家分析了杂食者,严格素食主义者,素食主义者体内的肉毒碱和TMAO水平,同时分析了2595位患者的心脏评估报告。科学家也在小鼠模型上检验了富含肉毒碱食物对小鼠的心脏功能影响,发现TMAO能够在多方面改变胆固醇代谢,这解释了TMA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被试者肉毒碱含量高同样TMAO升高的情况下,那么该被试者患心脑血管疾病诸如心脏病,中风概率提高。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特殊类型的肠道微生物与TMAO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严格素食主义者和素食主义者比杂食者的TMAO水平明显低。更为重要的是,即使素食主义者摄入大量肉毒碱也不会产生明显的TMAO,而杂食者却产生大量TMAO。
Hazen博士称,生活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受我们长期饮食习惯影响。富含肉毒碱的食物改变肠道细菌组成,使得肉食者更易产生TMAO并产生堵塞血管效果。
早期研究发现经常食用红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是红肉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并不足以解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前的解释是可能是遗传方面的区别,或者食用红肉同时会有高盐摄入,还可能与烹饪手法不同有关等等。但是Hazen博士称最新发现表明红肉中的肉毒碱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