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围产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胡盛寿院士等对1983-2005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先心病患病率各地差异较大;按年龄横断面调查,患病率从1.3‰~13.8‰;而在围产儿中调查,患病率从6.87‰~14.39‰。室间隔缺损居先心病首位。遗传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先心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围产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胡盛寿院士等对1983-2005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先心病患病率各地差异较大;按年龄横断面调查,患病率从1.3‰~13.8‰;而在围产儿中调查,患病率从6.87‰~14.39‰。室间隔缺损居先心病首位。遗传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先心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国产封堵器有不俗表现
先心病以往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矫治,1966年Rashkind和Miller通过球囊导管实施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967年Postman经导管应用泡沫塑料塞成功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开启了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先河。
自20世纪80年代Amplatzer系列封堵器问世后,因其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等特点,成为先心病封堵缺损的主要器械。
2001年末,国内自主研发的封堵器,由于价格低廉得到迅速推广,使我国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病种和数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室缺的介入治疗,突出体现国产封堵器成功的优势在于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减少,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既低于进口封堵器,同时也低于外科手术。
大多数先心病可治愈
第一,封堵术类,包括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瘘、肺动静脉瘘等封堵术,外科修补术后残余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紫绀型复杂心脏病侧支血管堵闭术等。
第二,球囊扩张术类,包括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球囊瓣膜狭窄成形术及血管缩窄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等。据统计,每年我国先心病总手术量约10万余例,介入治疗为3万例,矫治量占每年新增病例的70%。
生物封堵器已进入临床试验
由于传统的金属封堵器倍入体内后将终身存在,对心脏组织的顺应性、封堵器周围的纤维化等影响难以避免,以生物完全可吸收材料的封堵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目前已知的生物可吸收封堵器多为部分可降解材料构成,仍处在动物实验阶段,能否最终适用于人体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BEST临床试验提示,部分可吸收降解的BioSTAR封堵器堵闭房缺效果良好,得到欧盟认证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
3D打印技术亮相先心病
3D打印技术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进展显著,通过对CT、磁共振和超声心动图等图像资料的重建处理,构造出心脏三维模型,能够切换不同的视角,从而直观地展现出畸形解剖部位及心脏空间结构,通过对患者的心脏模型,分析病情,评估手术风险,制定可靠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材进行体外模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近年,国外报道在3D打印技术指导下,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为合并右肺上静脉异位引流的上腔型房缺进行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改变了必须由外科手术修复的传统观念。
研究证实,对下腔型房缺通过3D打印模型上筛选合适的病例,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成功进行封堵,使患者免于外科开胸手术,远期预后良好。
给胎儿做介入治疗?已实现!
对于胎儿先心病的干预方法国际上主要有三类:产时胎儿心脏介入术、宫内介入治疗和胎儿体外循环手术。前两类均有临床报道,第三类全球未有成功案例,仅有动物实验,全球能施行胎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不超过10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首例胎儿宫内介入治疗手术,通过经皮穿刺技术,放入球囊扩张接近闭锁的肺动脉瓣,重新打开瓣膜,促进不发育的右心室继续发育,生后再进行狭窄瓣膜扩张获得满意疗效,填补了我国胎儿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的空白,也开创了我国胎儿严重先心病治疗新的里程碑。
内外合作“镶嵌治疗”
采取介入和传统外科矫治手段的“镶嵌治疗”,使难治或过去不可治的复杂先心病成为可治疾病。该疗法取介入治疗之长而补外科手术之短,缩短或避免了外科的体外循环时间,弥补了单纯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和病死率较高的缺陷,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范围,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镶嵌治疗”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有效方案,也是未来心脏外科的发展趋势。随着器械的小型化和专门化,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将向低龄化发展,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甚至是胎儿的介入治疗明显增多,使一些复杂先心病得到早期治愈,或最大可能地改善术后远期疗效。
近十余年来,我国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逐步迈入国际先进水平,介入治疗发展也紧跟国际前沿,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严格规范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的适应证,加强介入医师的培训,熟练掌握新的影像技术,研制精细的介入器械,将会使更多的低龄、低体重先心病患者得到早期有效治愈。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