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出院后首次门诊随访的心率与心衰患者结局也有关!

作者:伊文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7-12-01
导读

         心率控制对于防止心衰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尤为重要。然而,出院后的活动可能会恶化心率控制,导致再住院。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讨出院时和首次门诊时的心率差异(D-O差异)的临床意义。 研究人员回顾性地分析了458例心衰出院的患者(男性占46%,平均年龄为72岁)。研究人员分析了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首次门诊时的心率。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平均随访16个月后心血

关键字:  心衰患者 

        心率控制对于防止心衰患者发生不良结局尤为重要。然而,出院后的活动可能会恶化心率控制,导致再住院。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讨出院时和首次门诊时的心率差异(D-O差异)的临床意义。

        研究人员回顾性地分析了458例心衰出院的患者(男性占46%,平均年龄为72岁)。研究人员分析了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首次门诊时的心率。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平均随访16个月后心血管疾病(CV)死亡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非致命性卒中或非致命性心衰再入院。

        在随访期间,223例(49%)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结局,其中心衰患者199例,脑卒中患者9例,心梗患者6例,CV死亡患者9例。研究人员发现首次门诊就诊时的心率(r=-0.311,P<0.001)和D-O差异(r=0.416,P<0.001)相比于入院或出院时的心率对时间-临床事件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相比于无事件组患者(减少2次/分),事件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心率增加(增加13次/分)。D-O差异减少小于每分钟15次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临床结局的风险增加4.5倍(P<0.001)。

        由此可见,D-O差异减少与心衰的不良预后相关。在首次门诊就诊时心率控制无法降低15次/分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