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夏季心血管病也高发,医生给出8点建议

作者:伊文 来源:搜狐健康 日期:2017-06-26
导读

         很多人都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能下降不少,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临床上发现,6月份以后中风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天依然不能放松。 高温、出汗、代谢加快都会诱发心血管病 为何夏天心脑血管疾病也高发呢?主要是以下4点原因: ❶ 中枢神经兴奋:温度升高时,中枢神经也会跟着兴奋,人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可

关键字:  心血管病 

        很多人都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能下降不少,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临床上发现,6月份以后中风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天依然不能放松。

        高温、出汗、代谢加快都会诱发心血管病

        为何夏天心脑血管疾病也高发呢?主要是以下4点原因:

        ❶ 中枢神经兴奋:温度升高时,中枢神经也会跟着兴奋,人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可促使血压骤然升高;

        ❷ 大量出汗:天气热,皮肤、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和排出的也快,再加上大量出汗,人体内水分丧失增多。如得不到及时补充,血液就会变得黏稠,流速减慢,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血栓、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等。所以提醒爸妈出门最好带瓶水。

        ❸ 新陈代谢加快:为在高温天气中维持体温恒定,人体往往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皮下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同时心跳加速、增强,加重了心脏负担和耗氧量,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❹ 贪凉:到了夏天有些患者喜欢喝冷饮,洗凉水澡,忽然的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冠心病患者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衰患者容易引发感染和心衰!

        夏天,心血管病患者要按这8点做

        ❶ 万不可擅自停药。部分高血压患者进入夏季后血压会比其他季节低一些,有些患者就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

        ❷ 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适当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夏季人们普遍易出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汗过多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糖水。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喝太多或喝太快会增加心脏负担。

        ❸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但并不代表不运动,推荐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尽量避免在中午天气炎热时出门。

        ❹ 切忌贪凉,科学降温。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并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建议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冷食冷饮。

        ❺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午睡。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的平稳,即要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等等。

        另外,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所以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血压升高现象。所以,夏天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夜间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正常睡眠。

        ❻ 调节饮食,提倡“四低一高”。心脑血管患者在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年夏天,我们都会遇到豪饮啤酒后心梗发作的患者。

        ❼ 戒骄戒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忽然的情绪起伏,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过盛夏。

        ❽ 及时就医。如有明显不适,需要及时就诊,不要认为抗一下就好了。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