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形成及继发冠脉狭窄等导致的一系列冠脉事件,临床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心尖球囊样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TTS)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常有情绪刺激及躯体刺激的诱因,因左室造影可见心尖球囊样扩张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形成及继发冠脉狭窄等导致的一系列冠脉事件,临床可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心尖球囊样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TTS)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常有情绪刺激及躯体刺激的诱因,因左室造影可见心尖球囊样扩张,类似日本捕章鱼的篓子,故而得名。
TTS和ACS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因为,所以TTS患者被误诊为“ACS”而行冠脉造影的不在少数,那么,在临床中,我们该如何区分TTS和ACS呢?
一
ACS和TTS特点比较
从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各个方面,比较了常见ACS和TTS的区别。ACS发病实际和冠状动脉相关,问题出在心脏的血管,可分为STEMI、NSTEMI及UA三个亚型。
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高脂血症等均可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加快ACS的发生,炎症、情绪及躯体刺激,通过增加心肌的氧耗,造成氧供需失衡,以及造成粥样斑块的不稳定,使得发生冠脉事件,造成ACS。
ACS临床表现为
,其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有特异性的动态变化的特点,STEMI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ST段抬高,临床症状常常更重,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的更明显,心功能损害更重,冠脉造成常提示冠脉的完全闭塞,甚至可见急性血栓形成征象,因而直接PCI或溶栓是其治疗的首选。NSTEMI常表现为严重的冠脉狭窄,而非完全闭塞,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早期行PCI是一部分患者的适应证。
变异型心绞痛常表现为冠脉痉挛
,造影可见典型狭窄表现,冠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后狭窄可迅速缓解。TTS和上述各型ACS相比,有其明显特点,TTS更像是心肌疾病,其受累心肌范围更大、更弥漫,ACS室壁运动异常按冠脉供血区域分布,而TTS常超过单支冠脉的供血区域,TTS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相比ACS患者升高较轻,而心功能障碍则更重,TTS患者多为绝经后女性,常有躯体或情绪刺激的诱因,但多数没有典型ACS患者的危险因素,TTS冠脉造影常阴性或仅有轻度异常,不能解释患者严重的症状和心功能障碍。上述各型ACS患者和TTS患者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结果见图1。
二
ACS和TTS发病机制的异常
其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ACS发病认为和斑块破裂、溃疡、继发血栓形成及冠脉痉挛等多个因素有关,,TTS在情绪、躯体刺激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左室形态异常,表现为心尖、心底或心中的球囊样变,多数理论认为,循环中高儿茶酚胺的毒性,在微循环障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CS常表现为TNI水平的明显升高,NT-proBNP水平常和TNI水平同等程度地升高,而TTS常表现为TNI水平升高不明显,而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
因而,发病机制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生物标志物、影像学及治疗方法各方面的不同。,这和TTS患者冠脉无严重的狭窄,而心功能严重障碍是吻合的。
ACS治疗在于对发生事件的斑块或严重的狭窄进行处理,以及后续的长期冠心病二级预防,而TTS着重于保护当前受损的心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在减轻儿茶酚胺心脏毒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三
TTS和ACS真的需要区分吗?
我们一直试图在区分ACS和TTS,但两者真的能截然分开吗?TTS是否可以称为一种特殊的ACS呢?
最后我们不仅需要反问,
TTS常表现为典型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甚至晕厥,TTS在心电图上可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ST段压低等,TTS也可表现的TNI、NT-proBNP水平升高,虽然其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有自身的特点,但常为回顾分析才能发现其规律,临床中TTS和ACS常难以充分鉴别,或许直到造影结果出来那一刻,我们才能确切地告诉自己,这是TTS,而不是ACS。
既往认为TTS多为良性,但当前研究发现,TTS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预后良好,3-5%的患者会发生严重的心源性休克、难以纠正的心衰甚至猝死,和ACS死亡率相当。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是否可以说TTS也是一种特殊的ACS,一种由冠脉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和传统的ACS略有差别的ACS呢?相信随着将来研究的逐步深入,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