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中国人口结构将出现两个必然2040年超过60岁的老人接近5亿,人均寿命将从目前的72岁提高到80岁。2013年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占中国居民疾病死因的43%,成为了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针对这一现状,脑卒中方面的左心耳封堵术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2017年5月25日,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7)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在25日下午的继续教育论坛中,来自上海市周
未来30年,中国人口结构将出现两个“必然”——2040年超过60岁的老人接近5亿,人均寿命将从目前的72岁提高到80岁。2013年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占中国居民疾病死因的43%,成为了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针对这一现状,脑卒中方面的左心耳封堵术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2017年5月25日,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7)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在25日下午的继续教育论坛中,来自上海市周浦医院心内科的李新明教授(他人代讲)以“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一、房颤现状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
1.全球3350万房颤患者,影响0.5%的普通人群;患者数量将随人口老化持续增加;
2.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出5倍;
3.超出87%的卒中是血栓栓塞引起的;>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LAA);
4.房颤相关的卒中由于其血栓大小因素更易使人瘫痪;
5.卒中是长期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房颤患者的第三大死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血栓来自于左心耳,左心耳血栓脱落后可进入脑血管,引起大面积脑栓塞,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房颤治疗方面,消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服用华法林需要频繁监测INR,谨慎避免出血风险,而且需要终身用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存在依从性问题,而且治疗成本较高。2014年AHA/ACC/HRS指南强调,导管消融不能代替抗凝治疗。所以,有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且无需担心用药监测和出血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房颤患者的血栓管理,且无需终身服药?此时左心耳封堵术(LAAC)应运而生。
二、相关推荐
LAAC欧洲专家共识推荐,医生须告知房颤患者目前预防卒中的方式包括口服抗凝和左心耳封堵两种。符合以下条件者可选择左心耳封堵。
三、左心耳封堵器
左心耳封堵术的工作原理是经股静脉到达右心房,通过穿刺房间隔途径进入左心房,利用封堵器对左心耳进行封堵,防止血栓脱落,达到卒中预防的目的。目前已经上市的封堵器有Watchman和ACP。国产封堵器Lambre和Lacbes的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开展中。
到目前为止,Watchman封堵器已有八大临床研究、两项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超过8000例,随访人数超过1万例,最长随访时间超过15年。目前全球植入总量接近2万例,注册研究临床随访数据已经远超6000患者/年。PROTECT AF随访4年数据发现,Watchman封堵治疗组患者的总体事件风险较华法林组降低40%,心血管死亡降低60%,全因死亡降低34%;缺血性卒中减少不明显,但出血性卒中显著减少。这些数据都显示Watchman的整体效果优于华法林,且手术安全。从2005年至2016年,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和器械的改良,术后7天不良事件发生率已经降低至2.8%。调查数据显示,即便是在新术者中,其植入的成功率也高达95.1%。
ACP 多中心临床经验(n=1047)显示,ACP封堵能够有效的降低卒中发生率。
小结
对于卒中风险较高(CHA2DS2-VASC≥2)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不能服用抗凝药、不愿服用抗凝药及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均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获益分析显示,Watchman和ACP组临床获益分别在9个月和3个月时超过了华法林,而且左心耳封堵的长期经济学效益也逐渐超过口服抗凝治疗。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