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急性心力衰竭之中国实践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综合 日期:2017-03-20
导读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如何?在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张健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急性心力衰竭之中国实践的精彩报告。             一、流行病学调查      从全球角度看,以心衰为主要原因住院的患者占住院人数的1%~4%或更多,且1年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高于门诊心衰患者。      国内外

关键字:  急性心力衰竭 |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如何?在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张健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急性心力衰竭之中国实践”的精彩报告。

  

  

  

   一、流行病学调查

  

  从全球角度看,以心衰为主要原因住院的患者占住院人数的1%~4%或更多,且1年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高于门诊心衰患者。

  

  国内外都有不少住院心衰注册研究,如中国的China-HF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住院心衰患者的人群特点、治疗情况及终点事件。自2012年~2016年共有132家医院参加,入选13,687例住院心衰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心衰患者有如下特点:年龄相对较轻,平均64.8岁;BMI较低,平均23.7 kg/m2;SBP平均128 mm Hg;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房颤所占百分比更少。中国心衰患者的构成中,只有36%的患者为HFpEF,39.7%为HFrEF,剩余24.3%的患者为心脏出现明显结构性改变,但射血分数未降低。药物治疗上,出院时HFrEF的患者利尿剂有72.2%符合用药标准,ACEI/ARBs为67.5%,β受体阻滞剂为70%,螺内酯为74.1%,但同期住院患者非药物治疗率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另外,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右束支传导阻滞、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尿素氮,这些危险因素使得心衰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增加。

  

   国内外注册研究一览

  

   二、理论基础

  

   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在2014年中国发布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基本与国际接轨,一些观点也在欧洲2016年的相关指南中被采用。对于心衰治疗中最重要的急性心衰(AHF)的认识,也与国外统一。

  

   2.急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AHF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突然发作或短期内恶化加重,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3.急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基础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衰发作的诱因

  

  

  

   无创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ReDS肺水测量、漂浮导管

  

   病情严重程度和分级:ABCD期、NYHA、Killip、临床程度分级(干、湿、冷、暖)

  

   治疗的效果:出入量、体重、呼吸困难VAS评分、利钠肽等实验室指标、NYHA分级变化、其他如超声、胸片等

  

  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

  

   4.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保护器官,挽救生命

  

   治疗目标:

  

   纠正缺O2

  

   维持BP和组织灌注

  

   降低PCWP→减轻肺水肿

  

   增加SV →改善动脉供血

  

   治疗原则:利尿、扩血管、强心、防治心律失常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基础治疗:氧疗(无创通气、有创通气,SO2>95%)、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Ⅱa类,C级),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用) 、洋地黄类(Ⅱa类,C级)

  

   早期应用静脉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托伐普坦、新活素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Ⅱa类,C 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Ⅱb类,C 级);左西孟旦(Ⅱa类,B 级)

  

   急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及其他(ECMO、左室辅助治疗、Impella、心脏移植)。

  

  

  

  

   ECMO+IABP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三、临床研究

  

   1.心衰标记物的研究

  

  近期,关于心衰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结果显示,ST2在不同随访时间内的预测价值与NT-proBNP相似,且对NT-proBNP的预测有补充作用。另一项生物标记物Galectin-3,对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以及心衰恶化死亡的预测有效,但是对于猝死事件的预测,效果不明显。

  

   2、临床试验

  

  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较多临床试验,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心血管临床试验仍匮乏,下面介绍几项国内开展的相关研究。

  

  托伐普坦研究,评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心源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体液储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联合托伐普坦,能够更好降低心衰患者的体重,减少患者的容量负荷,且高钠血症比例并不高,只有2%,停药后缓解,无严重事件发生。

  

  另一项正在开展的国际性研究——RELAX-AHF-Asia Ⅲ研究,国内现已纳入100例患者,这也使得中国患者资料能够在国际性研究及今后临床指导中产生影响。

  

  左西孟旦治疗ADHF(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多中心非劣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PCWP明显降低。

  

  最新的双重(收缩和舒张)作用靶点药物Istaroxime的研究,证实该药对于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都有一定作用。

  

   四、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急性心衰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

  

   促进心衰交流: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将我们在心衰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出去。

  

   心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通过“国家心衰患者数据管理平台”,反馈信息、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医患联动管理:通过互联网公众号的使用,推广患者教育,实现医患联动,加强心衰管理,减少患者再入院。

  

   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总之,在心衰,特别是急性心衰的诊疗工作中,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相信在临床心血管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注重积累自身经验,未来一定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