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3岁,我院心外科医师。1971-09-09下午在病房开会,5时许从一楼回到四楼办公室,晚7时左右发现他躺在地上,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送手术室拟开胸心脏按压,后发现心脏停在收缩期,坚硬如石,无法按压。
患者男性,53岁,我院心外科医师。1971-09-09下午在病房开会,5时许从一楼回到四楼办公室,晚7时左右发现他躺在地上,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送手术室拟开胸心脏按压,后发现心脏停在收缩期,坚硬如石,无法按压。故要使其心脏舒张,采用措施均无反应,经院内外医师会诊,最后于心脏内注入氯化钾溶液,心脏始稍松开,然后心脏按压,心外膜电极起搏均无效,抢救共4小时余才终止。
尸检结果:胰腺极度松软,表面暗红色,切面有广泛出血坏死。切片有大小不等广泛局灶性坏死和出血,其中有极少中性白细胞,符合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为致死病因。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开口部有轻度黄色粥样斑块,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上端1/3处有不整形黄色斑块,但管腔无狭窄,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有轻度黄色斑块条纹,左心室心肌肥厚,心室腔小。急性胰腺炎病理改变分为水肿或坏死和出血为主。水肿型胰腺炎,炎症反应仅限于胰腺,其病死率低于5%。后者则情况严重,其炎症广泛不仅局限于胰腺,病死率极高。引起坏死的主要原因在于若干种胰酶,其中包括已激活的胰蛋白酶和已激活的磷酸酯酶A。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胰弹性蛋白酶溶解血管壁弹性蛋白纤维。胰腺的渗出液中含有毒素和已激活的酶,这种液体渗入到腹膜后腔,有时渗入腹腔,从而诱发化学性灼伤,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遂引起大量富含蛋白液体从体液循环中外渗,致低血容量和休克。这些激活的酶和毒素进入体循环后,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降低外周张力,从而加重了低血压休克,并可直接损伤组织。患者死亡时间在当天下午5~7时之间,推测发病后很快即休克,摔倒在地。
抢救开胸发现心脏坚硬如石,即所谓石头心。石头心是加速型缺血损伤,心脏停搏于心肌搐愵时或死后强直。见于肥厚易损心脏,也可能与缺血触发内源性儿茶酚胺有关。偶见于心脏手术时,多为左心室肥厚心脏,如主动脉瓣狭窄或瓣下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自采用低温心肌停跳液后较罕见。石头心心室腔可或为一条缝,本例虽已注射氯化钾,心腔仍较小,既往有多年高血压,原已有心肌肥厚基础。有的学者观察石头心超微结构,虽其术后为缺血,但与典型心肌梗死有所不同,前者肌原纤维变性很广泛,并发现间质出血和显著淋巴水肿,生物化学改变很复杂,仍存在争议。心脏强直,可能由于能源储备为无氧代谢耗竭,导致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极度降低,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之间形成肌节“强直综合物”。关键的概念为肌肉松弛是自动过程也需要形成ATP的能量来源,ATP缺乏影响心肌松弛。正常肌肉自动收缩时,钙存储在细胞肌浆网中,缺血时钙泄漏到含有肌原纤维的细胞内空间,产生钙激活收缩,钙离子化本身加速肌凝蛋白ATP酶的激活,也明显影响ATP的降低。心肌强直状态与细胞内ATP和钙离子水平密切相关。
记得曾在急诊抢救一位猝死的患者,做心腔内注射,几次注射均未成功。可能是遇到了石头心,未能行尸检证实。
来源:陈在嘉.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六).中国循环杂志2010年6月第25卷第3期(总第163期)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