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大夫经常会对患者提到房颤复律,不少人会问,复律到底是啥意思?都有哪些途径?到底哪些情况下需要复律呢?今天,我来集中答疑解惑。
房颤复律有哪些途径?
复律是指将房颤律转为正常窦性心律。
复律可应用药物,如心律平、胺碘酮等,即患者通过吃药将房颤律转为窦性心律。
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电击”复律,即电复律,它是将两个电极贴在患者的胸前,通过释放一次电流,使得患者心脏瞬间同时除极,从而使窦房结重新掌握主动权,引导心脏正常跳动。
什么样的房颤需要复律?
房颤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
一般初发房颤和阵发性房颤多可在48小时内自己转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则指持续7天以上的房颤,往往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
由此可见,那些症状明显的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长的阵发性房颤或房颤发作伴有心力衰竭、低血压等症状时需要复律治疗。
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复律?
一般来说,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可以直接复律。
若房颤持续时间大于48小时,心房内可能已有血栓形成,故不能直接复律(包括药物复律),需要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INR达标3周才可行房颤复律,而且,复律后需继续口服抗凝药4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前三后四”。
若需要紧急复律,则需先行经食管超声检查,确定左心耳及心房内没有血栓,才能复律,且同样复律后需抗凝4周。
在此提醒广大房颤患者,48小时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尤其是做过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若术后3个月发作房颤,需尽快就诊,将房颤纠正,以免因华法林抗凝近期未达标而需要再次行食管超声检查。尽量在术后三个月保持窦性心律,才能保证房颤手术的成功。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