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9步轻松掌握综合性房颤管理要点

作者:医脉通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2-04
导读

         房颤(AF)是心血管医学领域的进展性疾病之一。相关社论作者根据2016年ESC房颤指南对房颤患者的综合治疗进行了总结。

        据估计,40岁成年人的房颤发病率可达25%。房颤患者易发严重卒中,且房颤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常会导致心衰或心源性猝死。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很多检测和治疗房颤的新技术,从心电图筛查到外科手术。尽管这些技术为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提供了工具,但它们常需要多学科投入。所以,2016年8月份颁布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指南似乎非常及时。相关社论作者根据2016年ESC房颤指南对房颤患者的综合治疗进行了总结,以下内容为该社论的9项要点。

        1.心电图筛查有助于检测无症状房颤,以便及时启动治疗,尤其是口服抗凝治疗。ESC指南推荐≥65岁的人群在接受专业检查时顺便完成心电图筛查;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至少接受72小时的心电图检查,当然筛查持续时间更长会更好。

        2.最佳房颤管理策略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投入,包括房颤专家、卒中医生、房颤外科医生、心脏病医生、全科医生、其他辅助科室医生、患者和家庭成员。

        3.对房颤患者的初始评估应包括询问完整病史、体格检查、认真解读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4.携带两个CHA2DS2-VASc卒中风险因素(充血性心衰、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或血管疾病、卒中或TIA、≥75岁)者应接受口服抗凝治疗。当抗凝获益超过出血风险时,携带一个其他卒中风险因素(性别)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抗凝治疗。

        5.植入机械瓣的患者和患有中度或严重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应该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鉴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阿哌沙班、达比加群、依度沙班或利伐沙班)的安全性优于华法林(死亡率降低10%,颅内出血或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近50%),可以使用NOAC者应优选NOAC治疗。

        6.抗凝治疗中有4个可修饰的出血风险因素:1)收缩压≥160 mmHg;2)应用华法林者INR值不稳定或治疗窗<60%;3)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4)每周饮酒≥8个单位。

        7.2016年ESC房颤指南对心率控制的推荐无明显变化。当需要节律控制时,应该与患者讨论是否进行以肺静脉为靶点的导管消融治疗;当房颤复发时,可考虑加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重新进行导管消融;需要第三次节律控制的患者应与房颤团队进行讨论,包括考虑房颤外科手术。

        8.新版ESC房颤指南推荐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相同的节律控制策略,即对这两类房颤患者来说,导管消融的有效性似乎都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9.执行综合性的循证房颤管理模型可能大幅度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编译自:Integrated Care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CC. Jan 27, 2017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