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WOSCOPS试验20年随访结果:他汀能让心血管变“年轻”?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齐跃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日期:2017-01-10
导读

         WOSCOPS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一级预防实验,主要检验普伐他汀40 mg是否会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在45岁~64岁男性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试验,随访时间4.25~6.5年,以确定普伐他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回顾

        入选标准:

        45~64岁男性

        随机化时无既往心肌梗死证据

        LDL胆固醇水平入选标准

        第2次和第3次筛查时LDL均≥4.0 mmol/L(155 mg/dl)

        第2次和第3次筛查有一次或两次LDL ≥4.5 mmol/L(174 mg/dl )

        第2次和第3次筛查有一次或两次LDL ≤6.0 mmol/L(231 mg/dl)

        主要研究终点:

        冠心病(CHD)死亡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的联合终点

        CHD死亡

        非致死性MI

        研究结果:

        5年随访普伐他汀显著降低LDL-C水平20%,降低主要联合终点(非致死性MI和CHD死亡)的发生风险31%,降低非致死性MI31%、所有心血管原因死亡32%,降低明确CHD死亡 28%、任何原因死亡的趋势22%。由此证明了降脂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他汀类降脂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专家点评:

        随着WOSCOPS研究20年随访结果的公布,我们回头来重新审视整个过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和启发呢?

        首先不论是15年还是20年随访,均显示主要终点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这种差别不能完全用随访期间两组人群降脂治疗的差别(原普伐他汀组患者服用他汀的比例高)来解释,更合理解释是两组患者随访的基线(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合并症比例等)不同,这种差别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持续存在,提示早期治疗和持续治疗在相当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自然病程,从而长期获益,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早期服用他汀,更早获益,甚至终身获益。

        随访显示,普伐他汀治疗5年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增加了5年,我们当然不能据此得出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年轻了5岁的结论。但是,普伐他汀的治疗确实使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年轻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由于普伐他汀组患者继续应用他汀治疗的比例偏低(39% VS 35%),造成各主要观察终点的差别较研究结束时有所缩小,提示终止他汀治疗对长期获益有不良影响。

        再次,不论是5年的研究,还是15年以及20年的随访,全因死亡率均有显著下降,而不增加非心血管死亡和癌症发生率,证明了普伐他汀中等剂量的远期安全性。

        最后,20年随访的统计学分析显示,早期开始普伐他汀降低LDL-C可以节约成本,具有长期经济价值,这对于患者众多,资金有限的我国更具意义。

        总之,虽然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地位早已确立,但是,WOSCOPS研究在何时应用他汀,应用多长时间他汀,应用何种他汀以及他汀的使用剂量等方面仍然给我们不少启示。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