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C研究:心肌损伤、肥胖和肥胖悖论。结果提示,虽然HF前亚临床心肌损伤可增加HF后的死亡风险,但是“不论HF前是否存在亚临床心肌损伤,HF前超重及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死亡风险均更低。”。换句话说,HF发病前预先存在的亚临床心肌损伤可能并不能解释“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及肥胖者HF后死亡率更低”。未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寻能够解释上述HF肥胖悖论的可能原因。
众所周知,肥胖是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但HF前肥胖与HF后死亡率较低具有相关性。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标志物,对HF的发生及死亡率有预测价值。为确定心力衰竭(HF)前心肌损伤能否解释不同体重人群HF后死亡率的差别,一项最新研究入选1279例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研究)的HF住院患者,根据HF前hs-cTnT水平分层分析,分为hs-cTnT<14 ng/L组与hs-cTnT≥14 ng/L组,并评估HF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与HF死亡率的相关性。
受试患者的平均年龄74岁,女性及黑种人分别占53%和27%。结果发现,校正BMI等因素后,与HF前hs-cTnT<14 ng/L者相比,HF前hs-cTnT≥14 ng/L者HF后死亡率更高(HR=1.46,95%CI:1.18~1.80)。进一步分析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HF前hs-cTnT<14 ng/L的超重及肥胖患者死亡风险更低(HR分别为0.69和0.50);HF前hs-cTnT≥14 ng/L的超重及肥胖患者死亡风险亦更低(HR分别为0.50和0.56);BMI与HF前hs-cTnT的交互作用P值为0.154。在多因素分析时,即使校正hs-cTnT后,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及肥胖者死亡风险仍更低;在敏感性分析时,即使校正左室肥厚或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后仍如此。
上述结果提示,虽然HF前亚临床心肌损伤可增加HF后的死亡风险,但是“不论HF前是否存在亚临床心肌损伤,HF前超重及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死亡风险均更低。”。换句话说,HF发病前预先存在的亚临床心肌损伤可能并不能解释“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及肥胖者HF后死亡率更低”。未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寻能够解释上述HF肥胖悖论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Yashashwi Pokharel.Myocardial Injury, Obesity, and the Obesity Paradox:The ARIC Study.JACC: Heart Failure. Volume 5, Issue 1, January 2017. DOI: 10.1016/j.jchf.2016.10.010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