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房颤是心律绝对不齐,那心律绝对齐呢?

作者: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日期:2016-12-01
导读

         心律绝对不齐一语是非常有特征性的描述,因为房颤的病人,每个相邻的RR间期都会不同。那既然房颤的心律绝对不齐,那心律绝对齐呢?

关键字:  房颤 | 心律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通常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短绌脉” 称作房颤三联征。心律绝对不齐(irregularly irregular)一语是非常有特征性的描述,因为房颤的病人,每个相邻的RR间期都会不同。

        那逆向思维一下,既然房颤的心律绝对不齐,那心律绝对齐呢?

        某次值班,我碰到了这么一个病例。患者,男,55岁,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3日。我接班时去看,心律126次每分,无心悸等不适主诉。前半夜,我基本每个小时去看一次,发现心电监护的心电波形基本无任何变化,心律一直都是126次每分。早上起来巡房也是如此,遂拉了一张心电图。

        这就是我自己定义的心律绝对齐,长时间没有变化的心律。

        晨交班,不少人说,这心电图是窦性心动过速。我倒也没法单从记录的那张短时间的心电图波形来驳倒窦性心律的意见,但我指出该病人连续十余小时心律绝对齐,不符合窦性心律,而且一个成人,在循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维持窦性心动过速,也不合理。

        那是什么心律呢?请专注电生理的同事一看,就指出是顺钟向折返的I型房扑伴2:1房室传导。

        人卫八版《内科学》187页在讲解房扑时并没有讲解其电生理机制,我简述一下:

        临床上常见的房扑形成机制为右心房内形成一个大的折返环,造成稳定的可持续外传的电冲动发生源,此即为I型房扑。根据折返环的传导方向,可分为逆钟向和顺钟向两种。

        正如教材中所述,“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成为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II、III、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恒定”。对于逆钟向折返者,II、III、aVF导联上可见负向的F波,顺钟向折返者,II、III、aVF上可见的正向的F波。因为形成房扑的大折返环,其折返一周的用时常非常恒定,故F波的频率恒定,若房室结的传导无变化,则可以形成非常稳定的心律。若房室传导为4:1时,通常F波非常容易辨认,但对于2:1者,前一个F波可误认为P波,后一个F波刚好可重叠在T波中,从而误认是窦性心动过速。

        FO为卵圆窝,CS为冠状静脉窦,IVC为下腔静脉,CTI为三尖瓣峡部,图来源网络,稍修改

        但窦性心律,因窦房结在机体状态稍有变化时,其P细胞形成电冲动的频率也可发生变化,故一般窦性心律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频率稳定,有些人甚至随呼吸都可以有显著的心率变化。

        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持续性常以分钟为单位,故有一名词为“阵发性室上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