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冠状动脉钙化指导抗高血压治疗

作者:国际循环 来源:国际循环 日期:2016-11-28
导读

         目前人们多采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的收缩压(SBP)目标值。该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能否对临床医生决定抗高血压治疗的强度进行进一步指导。

        目前人们多采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的收缩压(SBP)目标值。该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能否对临床医生决定抗高血压治疗的强度进行进一步指导。

        研究者入选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3733例收缩压(SBP)处于120~179 mm Hg范围内的受试者,根据SBP(120~139 mm Hg、140~159 mm Hg和160~179 mm Hg)、估计的10年ASCVD风险及CAC评分(0分、1~100分及>100分)对其进行分层分析。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SCVD及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

        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5岁,中位随访10.2年间,共计发生642例复合终点事件。在SBP<160 mm Hg者中,CAC评分对复合终点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具体来说,在ASCVD风险<15%而SBP处于120~139 mm Hg及140~159 mm Hg者中,与CAC评分为0相比,CAC评分为1~100及>100均可显著增加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HR分别为1.7和2.0、3.0和5.7)。在收缩压处于160~179 mm Hg者中,不论ASCVD风险如何,CAC评分均与复合终点事件之间并无统计学相关性。当ASCVD风险<15%及SBP<160 mm Hg时,CAC评分不同受试患者10年内需进行强化降压治疗(SBP控制目标为120 mm Hg)数量(NNT10)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当SBP为120~139 mm Hg时,CAC评分为0分及>100分组所对应NNT10分别为99和24。但是,ASCVD风险<5%的受试者则很少出现CAC评分增高。此外,在SBP为160~179 mm Hg者或ASCVD风险≥15%者中,NNT10均较小,且受CAC评分的影响较少。

        上述结果提示,CAC影像评估与ASCVD风险评估联用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中个体化SBP控制目标值的设定,尤其是在估计ASCVD风险为5%~15%的高血压前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中。

        参考文献

        John W. McEvoy,et al.Coronary Artery Calcium to Guide a Personalized Risk-Based Approach to Initiat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Circulation. 2016;CIRCULATIONAHA.116.025471.Originally published November 23, 2016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