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H型高血压和传统高血压,哪个更易损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

作者:cath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11-18
导读

          吴卓丽、郑天衡和高建等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与H 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病史、LDL 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HHcy 同时存在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H 型高血压较传统高血压更易损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和功能。

        吴卓丽、郑天衡和高建等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与H 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病史、LDL 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HHcy 同时存在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H 型高血压较传统高血压更易损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相关论文发表于2016年第10期《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研究者们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2014 年9 月至2015 年9 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住院的247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检测结果和有无高血压病史,将患者分为H 型高血压组、非H 型高血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H 型高血压组与其他三组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性。以斑块组和对照组分组为因变量,以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采用交互作用分析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和HHcy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联合作用。

        结果,斑块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Hcy 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其他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H 型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9±0.09)mm] 较非H 型高血压组[(1.08±0.05)mm]、HHcy组[(0.58±0.09)mm] 和正常对照组[(0.47±0.07)mm] 明显增加(P < 0.05)。H 型高血压组患者斑块指数(4.89±1.28)较非H 型高血压组(2.81±1.43)、HHcy 组(1.20±0.96)和正常对照组(1.12±0.86)明显升高(P < 0.05)。H 型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0.28±0.14,712.10±129.31)较非H 型高血压组(0.45±0.12,507.20±122.14)、HHcy 组(0.96±0.11,203.11±121.01)和正常对照组(0.87±0.18,197.31±98.17)均明显下降(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LDL 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血压和HHcy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中发挥协同作用,其效应大于二者之和。

        原文标题:H 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相关性分析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