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普遍认为,早搏虽然是心脏的异常电活动,但危害并不大,包括健康人出现房性早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发现,房早或许能增加房颤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面对早搏,有必要摘掉“有色眼镜”了。
以前普遍认为,早搏虽然是心脏的异常电活动,但危害并不大,包括健康人出现房性早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发现,房早或许能增加房颤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面对早搏,有必要摘掉“有色眼镜”了。
日本的一组研究人员纳入了63197名健康人,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58岁,67%是女性。这些健康人中,有3858(6.1%)名发现有房早。
跟踪5年后发现,共386名健康人发生房颤,其中112名在研究开始时就合并房早,274名不合并房早。
跟踪10年后发现,合并房早的人群中,9.9%的男性和4.2%的女性发生房颤;而没有房早的人群中,出现房颤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1.5%、0.6%。
合并房早的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是不合并房早人群的4.5倍。
因卒中死亡情况:合并房早的人群中,3.9%的男性和1.9%的女性因卒中去世;没有房早的人群中,因卒中去世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1.4%、0.6%。
因心血管事件死亡:合并房早的人群中,6.7%的男性和3.6%的女性因心血管事件死亡;没有房早的人群中,死亡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2.8%、1.2%。
全因死亡(因所有事件死亡)率:合并房早的人群中,18.2%的男性和8.3%的女性因此死亡;没有房早的人群中,死亡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10.8%、4.1%。
因此,无论男性或女性,合并房早的人群因卒中、心血管事件或所有事件死亡以及发生房颤的风险都高于没有房早的人群。
目前,有关房早危害与房早负荷的进一步研究还不足,房早危害与干预房早的时机在临床上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和指南。
但之前房早曾被认为是良性疾病,现在得出的结论是“房早或许可以增加健康人群的死亡率和新发房颤的发生率”。
在此建议大家,如果发现房早,尤其是频发房早时,请不要忽视,至少应该定期就诊于心内科电生理门诊观察随访。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