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中,使用ICD的获益证据确凿。然而,在非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收缩性心衰患者中,预防性使用ICD的益处却多半来自于亚组分析,并且多年以来,心衰管理已有很大改善,许多患者都接受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因此新的、有针对性的证据很有必要。 意大利时间8月28日,ESC 2016 公布了DANISH研究结果:在非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中,相较于常
在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中,使用ICD的获益证据确凿。然而,在非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收缩性心衰患者中,预防性使用ICD的益处却多半来自于亚组分析,并且多年以来,心衰管理已有很大改善,许多患者都接受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因此新的、有针对性的证据很有必要。
意大利时间8月28日,ESC 2016 公布了DANISH研究结果:在非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中,相较于常规临床诊疗,预防性使用ICD并不显著降低远期全因死亡率,但心源性猝死却减少了一半。研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研究中,556例非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5%)接受ICD治疗,560例患者接受常规诊疗。两组中均有58%的患者接受CRT。
67.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主要终点——全因死亡在ICD组和常规诊疗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1.6%(n=120)和23.4%(n=131;风险比:0.87;P=0.28)。心源性猝死在ICD组和常规诊疗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3%(n=24)和8.2%(n=46;风险比:0.50;P=0.005)。装置感染在ICD组和常规诊疗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9%(n=27)和3.6%(n=20;P=0.29)。
主要研究者,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的Lars Kober 说:“美国和欧洲的指南推荐所有左室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患者接受预防性ICD治疗(Ⅰ类推荐),但对于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来说,相关证据比较薄弱。该研究填补了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相关数据的空白,其结果给大家‘提了个醒儿’。”
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患者是否接受CRT治疗与是否接受ICD治疗无交互关系,但年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年龄低于68岁的患者中,置入ICD者的全因死亡率较接受常规诊疗者低。这或许提示,较年轻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可能从ICD治疗中显著获益。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