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心血管

中国脑卒中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李妍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6-05-16
导读

5月6-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脑防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关键字: 脑卒中 | 防治 | 任重道远

5月6-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脑防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共设28个论坛,内容涉及心脑血管病联合防治、脑卒中高危筛查、内科干预、外科干预及介入治疗、康复护理、综合管理、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大会邀请国内外心脑血管病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带来300余场精彩报告。来自全国各地近500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本次盛会。7日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做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报告”。

王陇德院士

中国卒中现状

脑卒中是目前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进入本世纪以来,脑血管病一直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广泛,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脑血管病引起的肢体残疾是60岁以上人群肢体残疾的首要原因。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别为192.38亿和398.08亿元,医疗负担巨大。世界银行预测,如果不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例脑卒中患者。

中国卒中防治体系的构建与工程发展

脑卒中防治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秉承“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诊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的防控策略,相继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以基地医院建设为防治技术中心的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各基地医院也积极探讨和推进多学科、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的合作。目前已建立由306家基地医院、1000余家协作医院和2700余家基层卫生机构组成的国家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

根据基地医院上报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工程在以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①探索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②加强基地医院和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建立院前、院中和院后的连续性综合服务体系,实现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健康管理;目前全国已有45家三级医院通过审核成为高级卒中中心;③社区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干预和规范诊治受益人群进一步拓展,2010-2015年间“卒中筛查与预防门诊、随访门诊”就诊总人数增长1.9倍;2015年通过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获益人数增长至21.5万人次;2015年静脉溶栓17625例,较2010年增长2.4倍;2014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继续开展,共完成120万例筛查,2015年度原则上不再开设新的筛查点,工作重点转向对既往筛查人群的综合干预并建立前瞻性综合干预随访队列,2015年度筛查工作将于5月底完成;④2015年脑卒中防治技术培训继续在全国217家项目医院进行,目前已完成3年培训任务,累计培训11.3万余人次,并编写出版脑卒中防治系列教材,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工作;⑤2015年,中国卒中数据中心逐步完善了数据库分级管理、质量控制等功能,将脑卒中研究型、结构化数据库对接软件升级为脑卒中防治信息化平台,探索包括院外急救系统、急诊绿色通道、标准化住院病历、规范化随诊等脑卒中救治全流程信息化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数据库共录入550万脑卒中高危人群和60万脑卒中住院患者的数据。

中国卒中国家项目人群筛查数据分析

2011-2014年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共纳入40岁以上人群265万,其中脑卒中患者60161例。通过大数据分析,2011-2014年间,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2%左右,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根据2014年患病率估算,全国40岁以上人群有1182万罹患过脑卒中;卒中患病率与教育水平呈负相关。

人群风险分布情况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约15%属于高风险人群;从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看,男性的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与肥胖排在前列,从危险因素的年龄分布看,中年人的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已经与老年人不相上下,而中年男性吸烟率远高于老年人,另外,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运动不足,均为脑卒中危险因素,由此引发了脑卒中年轻化趋势。在筛查样本中,40~64岁患者占全部患者的比例接近50%,而高危人群中40~64岁者占将近60%。从首发卒中患者发病率来看,2010-2013年,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年均增长3.6%,而2013年40~64岁高危人群发病率较2012年增长13.9%。

因此,在今年2月提出的“筛查和干预中年人的卒中风险刻不容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中指出,在继续做好“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国家项目的同时,推广脑卒中防控系统工程经验,在全国各省市建立区域脑卒中防控体系;加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力度,扩大受益人群;制定高血压规范组方治疗国家免费政策;要求所有相关政府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为国家的慢病防控作出努力。该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工程下一步重点工作

2016年是工程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工程将以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到2020年,争取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脑卒中防治体系,将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降到5%以下;同时,将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模式和防控策略逐步推广到其他重点慢病防控工作中。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⑴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推动地方网络的构建,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当地的脑卒中防控网络。

⑵深入开展卒中中心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覆盖全国的卒中中心体系构建,包括11家国家示范卒中中心、百家高级卒中中心和千家卒中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促进卒中多学科规范化防治。

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脑卒中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在起草制定诊疗规范、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推进基地医院和卒中中心网络建设、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脑卒中防控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大会完成了专家委员会的改选工作,并成立了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下一步还将相继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培训方面,一方面依托基地医院和各级卒中中心,开展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全员培训;另一方面,借鉴英国全科医生系统管理经验,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诊疗行为。

⑷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力度。

⑸健全监测网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建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机制,加强死因监测,逐步实现脑卒中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测管理;另一方面,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建立和完善脑卒中筛查、干预、随访、康复与病历登记库;加强脑卒中防治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建设;推动脑卒中防治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提供开放、便捷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⑹加强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分享: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