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其他

减重,是治病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赵自然 康维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12-21
导读

患者女,38岁,2009年9月1日入院。主诉 体重明显增加30年。现病史 患者从8岁开始体重年增速度快于同龄人,18岁时75 kg,近半年体重增加约10 kg。

关键字: 减重 | 治病

减重,是治病

  病例简介

  患者女,38岁,2009年9月1日入院。

  主诉 体重明显增加30年。

  现病史 患者从8岁开始体重年增速度快于同龄人,18岁时75 kg,近半年体重增加约10 kg。

  患者8年前出现月经不规律,婚后未孕;7年前出现睡眠打鼾,近8个月白天困倦、乏力、口唇发紫、活动后胸闷伴憋气;5年前血压增高,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3年前通过针灸、按摩、减重药使体重下降5 kg,停用后迅速反弹;半月前因肥胖就诊外院,诊断“单纯性肥胖症、2型 、高血压病(3级高危)、脂肪肝、胆囊结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为行手术治疗入院。

  体格检查 血压110/70 mmHg,身高155 cm,体重125 kg,体质指数(BMI) 52.3 kg/m2,体型均匀肥胖,脸偏圆,多血质面容,水牛背,双锁骨上脂肪垫,颈后及腋下可见黑棘皮征,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 血生化示空腹血糖9.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血甘油三酯3.13 mmol/L、血尿酸587 μmol/L、谷丙转氨酶 (ALT)103 U/L;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压52 mmHg、氧分压55.3 mmHg、氧饱和度 77.9%;心电图(ECG)示下壁陈旧性心梗;心脏超声(UCG)示左心增大,左室下壁基底部运动减弱,主动脉根部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功能表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腹部B超示脂肪肝、胆囊结石;CT评估脂肪体积为体脂57.2 L、内脏脂肪6.52 L。

  入院诊断 单纯性肥胖症、2型 、胆囊结石、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伴2型呼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孕症、脂肪肝、高血压病。

  术前多学科会诊意见

  心内科

  患者ECG示Ⅲ导联存在Q波,UCG示左心室增大,下壁基底部运动减弱,考虑存在陈旧性心梗;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多年,有双下肢水肿症状,高血压对心脏影响大,又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可能性大,但行冠脉CT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且无临床相关症状,故心脏方面无手术绝对禁忌证,且相关异常可能与肥胖所致代谢异常相关,应积极手术。目前调整高血压用药为坎地沙坦+利尿剂,应用美托洛尔改善远期预期,加降血脂药控制血脂。

  呼吸科

  患者系单纯性肥胖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明确,平卧血气分析示低通气综合征 2型呼衰,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障碍,胸部CT示肺动脉干稍粗,不除外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另外,肥胖致肺功能性储气量下降,氧耗增加,出现低氧血症可能性极大,影响术后恢复。建议术前予患者呼吸机治疗2周改善血氧状态,且术后拔管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并密切注意可能继发的肺部感染。

  内分泌科

  患者单纯性肥胖诊断明确,内分泌相关检查已基本除外继发性肥胖,如甲状腺功能减低、库欣综合征、胰岛素瘤、下丘脑综合征以及Prader-Willi综合征以及Launrence-Moon-Biedl综合征等。患者合并有多种代谢性疾病,目前许多文献提示外科手术有助于减重并减轻 等代谢性疾病。

  放射科

  术前应予患者全身低剂量CT平扫来评估全身脂肪含量,且术后定期复查,用脂肪量半定量参数评估减重效果。

  营养科

  患者术前须低盐、低脂、 饮食,能量控制为1400 kcal/d,肠内营养制剂即可,监测体重;每天主食200 g(粗细搭配),绿叶蔬菜 500~750 g,瘦肉类100 g/d,食用油≤30 g/d,食盐<3 g/d, 减少豆制品、动物内脏、浓肉汤、大部分海鲜、甜点、油炸食品摄入频率和量;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快步走、游泳等)。

  麻醉科

  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可能性大,术后脱机时间较长,术前行呼吸机治疗,改善术中低氧;由于患者头部较大,头颈部脂肪较多,需要按困难气道(通气和换气均困难)准备;肥胖患者通常胃排空延迟,存在胃食管反流病,应严格禁食水,术前12h予质子泵抑制剂防止误吸;肥胖易致麻醉药蓄积、苏醒延迟,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大;麻醉过程需要密切监护。

  术式选择

  减重手术术式较多,常见的有胃束带术、胃折叠术、胃袖状切除术和胃旁路术等,目前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属于微创手术,可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术式。

  本例患者由于肥胖相关并发症严重,手术时间要求较高,所以选取的是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通过腹腔镜将一种特制的带水囊硅胶带(即胃束带)置入腹腔并包绕胃底部,将胃腔分为上小下大的两个胃囊。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患者于2009年9月24日在全麻下行LAGB+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返回重症监护病房(ICU),隔日完全清醒,脱离呼吸机,9月27日转回普通病房。患者恢复良好,无特殊不适。

  ■相关链接 LAGB的特点

  LAGB术后,患者进食时,食物先进入上面小胃囊(15~20 ml),少量进食即有饱胀感而停止进食,而束带减缓食物排空,使饱胀感持续时间延长。

  此手术不破坏胃肠道解剖结构,不影响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术中出血少,并发症远低于其他手术,一般不会出现术后腹泻、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胃束带的水囊紧贴胃壁,水囊通过硅胶管与埋藏在腹直肌前鞘浅层的注水泵相连。术后可以在X线透视下,通过向注水泵里面注水来调节束带松紧,进而调整患者胃小囊出口大小,达到调整食物排空时间的目的,最终调控减重速度。

  注水调节因人因时而异,如遇到创伤、怀孕等特殊情况需要增加身体营养时,则抽水。

  术后注意事项及转归

  术后4周内,给予患者流食,切忌进食过快、过饱而导致频繁呕吐使得束带移位。患者应避免进食咖啡、巧克力、冰激凌等高热量流食。

  如果术后4周患者体重下降不理想,则接受注水调节(每次注水不超过1 ml,体重下降1~2 kg/周比较合适)。体重下降不宜过快,因为饮食控制过严、体重下降过快会使患者皮下及内脏脂肪动员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脂肪肝加重,前白蛋白水平下降,引起水肿。

  术后除了饮食控制、坚持锻炼外,患者还应定期回医院随访。随访时间一般为术后1月、3月、6月、12月,之后每年随访1次,患者每次分别去多科随诊。

  患者减重效果明显(图1~3),肥胖相关并发症缓解。术后1月,患者月经来潮;术后29月,患者体重减至69 kg,月经规律,未怀孕,不打鼾,血压平稳,血糖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总结

  据文献报告,肥胖已成为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已引起社会的关注。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重度肥胖患者,或者合并症较多的轻中度肥胖患者,营养科、运动医学科、内分泌科、胃肠外科、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ICU、心理科、放射科、整形科、消化科、骨科和妇产科等多学科专家应该采取联合门诊、会诊讨论、综合治疗、随诊宣教及研讨会等措施,为患者获得切实有效治疗提供充分保证。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