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早产是心血管事件的新危险因素”,极早产者应在成年期接受心血管风险评估。最好的策略在于预防,尽早改善早产者的心血管预后,包括新生儿期补充营养及青少年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英国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Adam J Lewandowski 等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年轻成年人,早产(于妊娠37 周前出生)尤其极早产(妊娠32 周前出生)可导致其左室质量增加、左心室几何形状出现独特的不良变化以及心室功能明显减弱,从而促使心脏事件风险增加。(Circulation.2012 年12 月5 日在线版)
研究者对234 名年龄处于20~39 岁的受试者进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 其中102 例为早产者,平均于妊娠30.3 周出生,平均出生体重为1.3 kg;其余132 例为足月产者,母亲妊娠期无合并症。结果显示,早产者的左室质量明显增加(66.5 g/m2 与 55.45 g/m2,P<0.001),越早产者左室质量越重。早产者的左心室较短、内径较小而心尖移位;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尽管正常,但纵向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旋转运动等方面均明显减弱。研究者报告,孕期先兆子痫可进一步加剧早产者的左室收缩力下降。
述评
瑞典学者Mikael Norman 表示,该研究是揭示早产的多重、全身和长期心血管不良影响的“先锋”研究,早产对成年人心血管功能、老龄化和疾病风险都有不良影响。
他指出,早产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等同于体质指数增加9~10 kg/m2,这对中年期的心脏事件和心衰风险是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其他研究也表明,早产者有各种各样的血管问题。例如,血管发育不完整,血管比足月产者的血管更细更窄;早产者的高血压风险也较高。
因此,他认为,“早产是心血管事件的新危险因素”,极早产者应在成年期接受心血管风险评估。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早产或不足月产者应在儿童期常规检测血压,但并未建议此后进行心脏随访。当然,最好的策略在于预防,尽早改善早产者的心血管预后,包括新生儿期补充营养及青少年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