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指出,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是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其病因多为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和静脉窦血栓等,继发性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5-20%。
在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2015)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毕齐教授做了《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以下简称双抗治疗)并发脑出血探讨》的精彩报告,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小编整理其报告精华内容与大家分享。
双抗治疗致脑出血情况分析
2015年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指出,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是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其病因多为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和静脉窦血栓等,继发性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5-20%。
毕教授在回顾一系列国内外研究后认为,与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不额外增加脑出血风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抗治疗,脑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脑出血后将严重影响预后,患者死亡率较高。
目前脑出血相关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的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欧洲卒中学会(ESO)相关指南关于PCI术后双抗治疗出血并未给出明确推荐。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关于上述问题有所描述,具体如下,使用抗栓药物发生脑出血时应立即停药(B级证据,Ⅰ级推荐);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血小板相关的脑出血;对于使用抗栓药物发生的脑出血,何时、如何恢复抗栓治疗需要进行评估,权衡利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C级证据,Ⅱ级推荐)。
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处理?
那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毕教授认为应根据出血量多少来决定,根据这个原则,他提出以下几项处理措施:
1、少量出血:临床无神经系统新增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仅在影像学上发现有较少的出血,不影响临床预后。
2、中等量出血:临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加重,或有血肿不断扩大的趋势,可引起患者残疾。建议停用双抗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稳定,临床急需急需抗血小板治疗,出血后7天左右复查头颅CT;头颅CT血肿未见扩大,且无明显血肿占位,推测发生脑疝的可能性较小,可谨慎恢复抗血小板治疗,其种类的剂量需同时兼顾心脏和脑出血。
3、大量出血,临床引起脑疝等神经系统危重情况,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直接导致死亡。此时应立即停用双抗治疗,维持生命体征,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请神经外科会诊,必要时需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存活,生命体征平稳后复查头颅CT,重新评估和恢复抗血小板治疗。
总结
最后,毕教授总结了如下几点:
1、 PCI术后双抗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之必须;
2、 双抗后脑出血发生率较低,但可严重影响预后;
3、 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引起的脑出血;
4、 PCI术后双抗脑出血如何处理目前尚无充足证据;
5、 双抗后脑出血是否停药应具体分析,兼顾心脑。
更多相关内容: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2015)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