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成为明显影响这类药物应用的主要毒副反应。业界认为,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癌症相关性乏力(CRF)的特征是持续存在,休息不能缓解,并对患者情绪、体力和精神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常表现为痛苦和乏力。很多研究表明,癌症患者乏力发生率>60%...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治疗相关性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3.6%(3/4级发生率为7.9%)...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分子靶向药物以淋巴瘤细胞表达的某些抗原及其他分子标志物为靶点,联合或不联合传统化疗药物,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杀灭淋巴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极大...
靶向药物治疗相关肺毒性的发生率通常<1%,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较常见。肺毒性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支气管肺炎、严重...
基于一项随机Ⅲ期研究,指南指出,当患者不能接受基于顺铂的一线治疗时,伊立替康可替代顺铂与氟尿嘧啶的联合;当含铂一线治疗失败后,伊立替康是最适选择。基于2项Ⅱ期临...
新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采用了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
曲妥珠单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重要靶向药物,可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但曲妥珠单抗耐药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对芳香化酶结构及对雌激素受体(ER)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将开发出更有活性及更具靶向性的内分泌药物,从而有可能克服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性,提高疗效。对肿瘤生长必需...
长期以来,包括射频消融在内的介入治疗在转移性CRC中的应用一直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但201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一项Ⅱ期研究(CLOCC)结果带...
在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对维持治疗的定义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尽管很多研究者质疑维持治疗[完全缓解(CR)后的治疗]和序贯治疗[部分缓解(PR)后的治疗]之间的差别...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少见肿瘤,约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1%以下,但却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恶性肿瘤。GIST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60%),胃以外的常见部位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淋巴肿瘤。最近关于DLBCL基因表达微阵列分析的研究揭示了该疾病诊断中显著的异质性。然而,如何将该信息用于指导治疗...
因此,到目前为止维持治疗还不是晚期肺癌的标准治疗,近期完成的4项临床研究更是强调了二线治疗的重要性。我们仍须评估真正的维持治疗(选用一线方案的部分药物)的价值。...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